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律诗进程中的上官仪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2-4页
引言第4-5页
第一章 律诗的起源第5-14页
 第一节 律诗形式之一——对偶的自觉与变化第5-9页
  一 对偶的觉醒与发展——曹植、陆机第5-7页
  二 谢灵运:对偶的转变——由华美到清丽第7-9页
 第二节 律诗形式之二——声韵的逐渐成形第9-14页
  一 谢脁——四声实践的早期代表第9-11页
  二 庾信、徐陵——向着平仄谐合的律诗进发第11-14页
第二章 蚕蛹时期的律诗——上官仪之理论建设第14-32页
 第一节 唐初的文化形势及创作第14-19页
 第二节 上官仪的创作心理第19-22页
 第三节 总结与创新——上官仪的诗歌理论第22-32页
  一 理论前的准备第22-25页
  二 对偶理论的深化——"六对"、"八对"第25-27页
  三 情志的整合——"六志"、"八阶"第27-32页
第三章 黎明前的积蓄——上官仪之诗歌进程第32-47页
 第一节 上官仪诗歌编年第32-38页
 第二节 向着完整的律诗进发——上官仪诗歌的自我进化第38-47页
  一 律诗之形——对偶、声韵的推进第38-44页
  二 律诗之神——意境的创造第44-47页
第四章 蝴蝶飞南园——律诗的成熟第47-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体—肉体--穆旦诗歌写作模式分析
下一篇:徐灿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