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8页 |
| ·PHA的发展历史 | 第17-18页 |
| ·PHA的合成 | 第18-22页 |
| ·PHA的生物法合成 | 第18-21页 |
| ·PHA的化学合成 | 第21-22页 |
| ·PHA的基本性能 | 第22-29页 |
| ·物理性质 | 第22页 |
| ·机械性能 | 第22-23页 |
| ·结晶性能 | 第23-24页 |
| ·热性能 | 第24-27页 |
| ·生物降解性 | 第27-29页 |
| ·PHA的改性 | 第29-37页 |
| ·化学改性 | 第30-32页 |
| ·物理改性 | 第32-37页 |
| ·聚羟基烷酸酯的应用 | 第37-40页 |
|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37-38页 |
| ·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38-39页 |
| ·理论研究模型材料 | 第39页 |
| ·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材料 | 第39-40页 |
| ·压电制品 | 第40页 |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40-42页 |
| ·选题意义 | 第40-41页 |
| ·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第二章 P(3HB-co-4HB)共聚酯的基本性能研究 | 第48-70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 ·样品制备方法 | 第50页 |
| ·表征方法 | 第50-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8页 |
| ·P(3HB-co-4HB)共聚酯的分子量及其组成的确定 | 第53-54页 |
| ·P(3HB-co-4HB)共聚酯的密度、腐蚀度 | 第54-55页 |
| ·P(3HB-co-4HB)共聚酯的热性能 | 第55-58页 |
| ·P(3HB-co-4HB)维卡软化点测试 | 第58-59页 |
| ·P(3HB-co-4HB)熔融指数 | 第59-60页 |
| ·P(3HB-co-4HB)共聚酯的结晶结构 | 第60-62页 |
| ·P(3HB-co-4HB)其聚酯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2-64页 |
| ·P(3HB-co-4HB)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 第64-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第三章 P(3HB-co-4HB)共聚酯的增塑改性的研究 | 第70-94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实验部分 | 第70-72页 |
| ·原料 | 第70-71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71页 |
| ·测试方法 | 第71-7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2-92页 |
| ·增塑剂对4HB-10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9页 |
| ·增塑剂对P(3HB-co-4HB)共聚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9-80页 |
| ·TEC的用量对P(3HB-co-4HB)性能的影响 | 第80-86页 |
| ·P(3HB-co-4HB)/20wt%TEC共混物的性能的研究 | 第86-92页 |
| ·小结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 第四章 P(3HB-co-10mol%4HB)共聚酯成核改性的研究 | 第94-113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实验部分 | 第94-95页 |
| ·实验原料 | 第94页 |
| ·样品制备方法 | 第94-95页 |
|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9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11页 |
| ·成核剂对4HB-10热性能的影响 | 第95-98页 |
| ·成核剂对4HB-10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8-99页 |
| ·八聚(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APS)/4HB-10共混物的性能分析 | 第99-105页 |
| ·八异丁基倍半硅氧烷(OIBS)与4HB-10共混体系的性能分析 | 第105-110页 |
| ·OAPS与OIBS成核效果不同的讨论 | 第110-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
| 第五章 P(3HB-co-4HB)共聚酯与聚乳酸共混改性研究 | 第113-133页 |
| ·引言 | 第113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3-11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13-114页 |
| ·样品制备及表征 | 第114-11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31页 |
| ·4HB-21与PLA的共混体系 | 第115-123页 |
| ·4HB-10与PLA的共混体系 | 第123-131页 |
| ·小结 | 第131-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2-133页 |
| 第六章 P(3HB-co-4HB)共聚酯热处理后性能的研究 | 第133-146页 |
| ·引言 | 第1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133-134页 |
| ·主要原料 | 第133页 |
| ·样品制备 | 第133页 |
| ·表征与测试 | 第133-1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44页 |
| ·热处理过程中共聚酯的分子量变化 | 第134-136页 |
| ·热处理对共聚酯溶解性能的影响 | 第136页 |
| ·不同分子量共聚酯的DSC分析 | 第136-138页 |
| ·不同分子量共聚酯的WAXD分析 | 第138-141页 |
| ·分子量对共聚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41-143页 |
| ·不同分子量的共聚酯的熔融指数 | 第143-144页 |
| ·小结 | 第144-146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6-147页 |
| 致谢 | 第147-148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49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49-150页 |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