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引论 | 第9-12页 |
(一) 董事会秘书的界定 | 第9-11页 |
(二) 董事会秘书制度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英美法系公司秘书制度概况 | 第12-25页 |
(一) 公司秘书制度的发展史 | 第12-17页 |
1. 英国公司秘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5页 |
2. 公司秘书在美国的发展 | 第15页 |
3. 我国香港地区对公司秘书制度的移植 | 第15-17页 |
(二) 英美法系公司秘书制度体系概述 | 第17-22页 |
1. 公司秘书的法律地位 | 第17-18页 |
2. 公司秘书的职权 | 第18-20页 |
3. 公司秘书的任免 | 第20-21页 |
4. 公司秘书的义务与责任 | 第21-22页 |
(三) 英美法系公司秘书制度的价值及其制度基础 | 第22-25页 |
1. 公司秘书制度的法理价值 | 第22-23页 |
2. 公司秘书价值的制度基础 | 第23-25页 |
三、我国对公司秘书制度的移植 | 第25-33页 |
(一) 移植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1. 外部必要性 | 第25-26页 |
2. 内在必要性 | 第26-28页 |
(二) 移植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三) 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体系构建过程 | 第29-33页 |
四、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42页 |
(一) 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内容 | 第33-38页 |
1. 法律地位 | 第33页 |
2. 职责 | 第33-34页 |
3. 任职资格 | 第34-36页 |
4. 任免方式与程序 | 第36-37页 |
5. 义务与责任 | 第37-38页 |
(二) 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1. 制度缺陷导致法律地位的尴尬 | 第38-39页 |
2. 权责规定的不对等导致职业困境 | 第39-40页 |
3. 价值定位上的偏差导致价值实现不佳 | 第40-42页 |
五、完善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的思考 | 第42-46页 |
(一) 宏观方面的完善 | 第42-44页 |
1. 扩大董事会秘书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42页 |
2. 统一董事会秘书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42-43页 |
3. 调整董事会秘书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43-44页 |
(二) 具体规定的完善 | 第44-46页 |
1. 改进我国董事会秘书的任免制度 | 第44页 |
2. 适当的扩大董事会秘书授权范围 | 第44页 |
3. 由专职人员担任董事会秘书 | 第44-45页 |
4. 增加董事会秘书的效率性职责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