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故乡--林清玄佛教散文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佛教散文概述 | 第7-8页 |
二、 佛教散文的历史与现状 | 第8-10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林清玄与佛教、佛教散文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皈依佛教 | 第12-15页 |
一、皈依之路 | 第12-14页 |
二、佛门居士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佛教散文创作 | 第15-20页 |
一、创作缘由 | 第15-17页 |
二、创作类型 | 第17-18页 |
三、创作分期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散文中的佛教因素 | 第20-37页 |
第一节 佛教题材 | 第20-23页 |
一、佛教人物 | 第20-21页 |
二、佛教经文 | 第21-22页 |
三、故事公案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佛教主题 | 第23-33页 |
一、无常苦空 | 第23-24页 |
二、明心见性 | 第24-25页 |
三、觉悟 | 第25-27页 |
四、快乐地活在当下 | 第27-28页 |
五、爱与美 | 第28-31页 |
六、批判现代文明的弊病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佛教情感 | 第33-37页 |
一、慈悲为怀 | 第33-34页 |
二、布施与护生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林清玄佛教散文的艺术手法与美学风格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林清玄佛教散文的艺术手法 | 第37-42页 |
一、雅俗共赏的语言 | 第37-39页 |
二、精彩贴切的譬喻 | 第39-40页 |
三、循循善诱的说理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林清玄佛教散文的美学风格 | 第42-47页 |
一、积极明快的笔调 | 第42-43页 |
二、柔软细腻的文笔 | 第43-44页 |
三、冲淡平和的境界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林清玄佛教散文的盛衰际遇 | 第47-61页 |
第一节 林清玄佛教散文的盛行 | 第47-53页 |
一、台湾佛教的昌盛 | 第47-48页 |
二、现代大众的心理需求 | 第48-49页 |
三、别具特色的佛教散文 | 第49-53页 |
第二节 林清玄佛教散文的衰落 | 第53-61页 |
一、直接原因——再婚事件的冲击 | 第53-56页 |
二、深层原因——作品本身的问题 | 第56-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