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二)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第17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7-19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19-34页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19-20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19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三) 调查内容 | 第19-20页 |
(四) 调查程序 | 第20页 |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20-30页 |
(一)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20-28页 |
(二) 访谈调查纪要与分析 | 第28-30页 |
三、调查总结 | 第30-34页 |
(一) 来自教育观念的障碍 | 第30-31页 |
(二) 来自教学制度的障碍 | 第31-33页 |
(三) 来自教师自身的障碍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第34-62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 第34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的条件 | 第34-41页 |
(一)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 | 第34-36页 |
(二)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 第36-38页 |
(三)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38-41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 | 第41-43页 |
(一) 集体教学 | 第41-42页 |
(二) 个别教学 | 第42页 |
(三) 小组合作教学 | 第42-43页 |
(四) 现场教学 | 第43页 |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的学习策略 | 第43-57页 |
(一) 在自主中学习 | 第43-45页 |
(二) 在活动中学习 | 第45-49页 |
(三) 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 第49-51页 |
(四) 在合作中学习 | 第51-57页 |
五、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的一般模式及操作 | 第57-62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的一般模式 | 第57-58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的操作 | 第58-62页 |
第三章 实践成效 | 第62-66页 |
一、增强了师生的主体意识 | 第62-64页 |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 第64页 |
三、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64-65页 |
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第65-6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一、结论 | 第66页 |
二、问题与思考 | 第66-67页 |
三、几点建议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附录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学生问卷调查表 | 第70-72页 |
附录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教师问卷调查表 | 第72-75页 |
附录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课例 | 第75-7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