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光合细菌合成纳米氧化物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25页
   ·纳米材料及其特点第10-12页
     ·纳米材料简介第10页
     ·纳米材料的特点第10-12页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2-14页
     ·气相法第12页
     ·固相法第12页
     ·液相法第12-14页
   ·纳米氧化铜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第14-17页
     ·纳米氧化铜研究现状第14-15页
     ·纳米氧化铜的应用第15-17页
   ·纳米氧化铁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第17-20页
     ·氧化铁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氧化铁纳米微粒的应用第18-20页
   ·微生物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光合细菌概述第21-23页
     ·光合细菌简介第21-22页
     ·光合细菌的应用第22-23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5页
2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第25-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试验药品与试验仪器第25-26页
     ·菌种及其培养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页
     ·产品的表征手段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前驱物的热重-差热分析第28-30页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0-31页
     ·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31页
     ·产物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第31-32页
     ·光合细菌制备纳米氧化铜反应过程的单因素试验第32-36页
     ·验证试验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第38-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实验药品与试验仪器第38-39页
     ·菌种及其培养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页
     ·产品的表征手段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前驱物的热重-差热分析第39-40页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0-41页
     ·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1-42页
     ·产物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第42-43页
     ·光合细菌制备氧化铁纳米微粒的单因素试验第43-46页
     ·验证试验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生物合成纳米氧化物机理探讨第47-54页
   ·考马斯亮蓝G-250 法测定光合细菌蛋白质含量第47-50页
     ·试验原理第47页
     ·主要试验试剂第47-48页
     ·标准曲线的测定第48-49页
     ·光合细菌培养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49-50页
   ·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试第50-53页
     ·试验原理第50-51页
     ·试验方案第51页
     ·试验步骤第51-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纳米氧化铜对高氯酸铵的催化作用研究第54-60页
   ·高氯酸铵及其热分解第54-55页
     ·高氯酸铵简介第54页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第54-55页
   ·纳米氧化铜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第55-56页
     ·试验方法第55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5-56页
   ·纳米氧化铜与普通氧化铜的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效果对比第56-58页
     ·试验方法第57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6 结论及建议第60-62页
   ·全文结论第60-61页
   ·创新点第61页
   ·建议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合细菌生物合成银纳米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基底设计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