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全业务竞争战略研究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中国联通经营环境分析 | 第19-40页 |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19-24页 |
| ·立法 | 第19-20页 |
| ·产业政策 | 第20-21页 |
| ·经济环境 | 第21-22页 |
| ·技术环境 | 第22页 |
| ·中国电信业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 ·现阶段电信业基本情况分析 | 第24-28页 |
| ·各运营商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 ·2008上半年电信市场状况 | 第26-28页 |
| ·中国联通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 ·中国联通的发展回顾 | 第28-29页 |
| ·中国联通的现状 | 第29-31页 |
| ·中国联通的困境分析 | 第31-32页 |
| ·重组后我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格局分析 | 第32-40页 |
| ·电信业重组方案 | 第32-33页 |
| ·重组后的基本格局 | 第33-37页 |
| ·重组后运营商综合分析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 | 第40-53页 |
| ·相关概念 | 第40-41页 |
| ·基本竞争战略 | 第41-44页 |
| ·成本领先战略 | 第41-42页 |
| ·差异化战略 | 第42-43页 |
| ·集中化战略 | 第43-44页 |
|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第44-47页 |
|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44-45页 |
|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45页 |
|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45页 |
| ·替代品的威胁 | 第45-46页 |
|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第46页 |
|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与一般战略的关系 | 第46-47页 |
| ·SWOT分析模型 | 第47-48页 |
| ·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47-48页 |
| ·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48页 |
| ·中国联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48-50页 |
| ·中国联通SWOT分析 | 第50-53页 |
| 第四章 中国联通全业务竞争战略设计 | 第53-81页 |
| ·品牌战略 | 第54-60页 |
| ·三大运营商品牌概况 | 第54-55页 |
| ·中国联通品牌规划 | 第55-60页 |
| ·产品战略 | 第60-63页 |
| ·中国联通的产品体系 | 第62页 |
| ·移动业务产品 | 第62页 |
| ·数固业务产品 | 第62-63页 |
| ·融和业务产品 | 第63页 |
| ·渠道战略 | 第63-69页 |
| ·中国联通渠道建设总体思路 | 第64页 |
| ·中国联通渠道总体架构 | 第64-65页 |
| ·中国联通渠道发展策略 | 第65-66页 |
| ·电子渠道建设规划 | 第66-68页 |
| ·中国联通渠道建设重点工作 | 第68-69页 |
| ·3G战略 | 第69-74页 |
| ·中国移动TD-SCDMA的建设进展 | 第69-71页 |
| ·中国电信CDMA的3G演进方向 | 第71页 |
| ·中国联通WCDMA战略规划 | 第71-74页 |
| ·战略执行 | 第74-81页 |
| 第五章 中国联通全业务竟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81-85页 |
|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基础管理 | 第81页 |
|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 第81-82页 |
| ·着力网络融合,加快网络建设,改善网络质量 | 第82-83页 |
| ·加强IT系统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83-84页 |
|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 第84-85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