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39页 |
·问题的缘起 | 第9-11页 |
·研究路径及方法 | 第11-23页 |
·“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乡村中国 | 第23-33页 |
·文献综述:人民法庭与乡村法治 | 第33-39页 |
2 “人民”的法庭 | 第39-69页 |
·“人民”考释 | 第39-48页 |
·革命的法庭 | 第48-61页 |
·人民法庭的常规化 | 第61-69页 |
3 基层中的“基层” | 第69-98页 |
·法院科层体制的级序 | 第69-79页 |
·流动中的法庭干警 | 第79-98页 |
4 通过法庭的乡村治理 | 第98-130页 |
·乡村社会的法治需求 | 第98-105页 |
·乡民的法律观 | 第105-117页 |
·乡村精英:法庭的“特邀协调员” | 第117-125页 |
·基层司法过程与司法技术 | 第125-130页 |
5 “为人民”的法庭 | 第130-154页 |
·从“人民司法”到“司法为民” | 第131-145页 |
·“为中心工作服务” | 第145-147页 |
·基层司法的政治经济学 | 第147-154页 |
6 结论: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 第154-165页 |
·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分疏 | 第154-157页 |
·党政国家的政法传统 | 第157-161页 |
·通过合法律性获得合法性 | 第161-162页 |
·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 第162-165页 |
致谢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8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