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研究综述 | 第7-17页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产生的背景 | 第7-11页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 第11-14页 |
第三节 我国非政府的产生及类型 | 第14-17页 |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与和谐社会之契合 | 第17-24页 |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内涵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法治社会 | 第19-22页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对法治建设之推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4-34页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有利于实现社会需求与治理供给的和谐 | 第25-27页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可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实现分化了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和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可促进政治民主改革的有序进行,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 | 第28-29页 |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可促使环保进程的实质性开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29-30页 |
第五节 非政府组织弥补政府的不足,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 第30-31页 |
第六节 制约政府的权力和克服政府的合法性危机 | 第31-32页 |
第七节 促进公民社会形成、社会资本增加和善治的出现 | 第32-33页 |
第八节 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市场的完善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规制非政府组织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政府组织现状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规制非政府组织发展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 第36-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