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原料及辅助物料论文--外加剂论文

硅烷偶联剂改性花岗岩骨料与水泥浆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本课题的基本思路第12-13页
   ·前期工作基础及本文主要研究方向第13-17页
     ·课题前期工作第13-14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15-17页
   ·工作内容和实验方案安排第17-20页
     ·SCA改性花岗岩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正交实验第17页
     ·SCA改性花岗岩表面结晶水泥水化产物实验第17-18页
     ·SEM实验观测骨料表面结晶水泥水化物形貌第18页
     ·XRD实验观测骨料表面结晶水泥水化物中氢氧化钙取向性和含量第18-19页
     ·XPS实验观测骨料表面结晶水泥水化物中各元素化学位移第19-20页
第2章 SCA改性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正交实验第20-28页
   ·正交实验方法介绍第20-21页
   ·实验材料第21-22页
   ·表面改性方法第22页
   ·正交实验设计第22-24页
     ·醇水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22-23页
     ·SCA浓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23页
     ·浸泡时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23页
     ·正交表设计第23-24页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24-28页
     ·正交实验结果直观分析第24-25页
     ·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第25-28页
第3章 SCA改性花岗岩表面结晶水泥水化产物实验第28-31页
   ·引论第28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8-29页
   ·SCA水解液配制方法第29页
   ·改性试样和水泥浆清液制备第29-30页
   ·SCA改性花岗岩表面水泥水化产物成晶实验第30-31页
第4章 SEM观测骨料表面结晶水泥水化物形貌第31-4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方法介绍第31-40页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第31-33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第33-3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性能第36-3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几种电子像分析第37-40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0-41页
   ·实验方案第41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1-47页
     ·花岗岩表面结晶产物形貌分析第41-43页
     ·石英片表面结晶产物形貌分析第43-46页
     ·花岗岩与石英表面水化物形貌对比分析第46页
     ·SCA改性花岗岩表面对水泥水化产物形貌影响的讨论第46-47页
第5章 XRD观测骨料表面结晶氢氧化钙取向性和含量第47-61页
   ·X射线衍射方法介绍第47-57页
     ·X射线介绍第47-48页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第48-51页
     ·X射线衍射束的强度第51-52页
     ·X射线衍射分析运用第52-56页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骨料—水泥浆界面Ca(OH)_2取向性第56-57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7-58页
   ·实验方案第58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8-61页
     ·SCA对石英和花岗岩表面结晶Ca(OH)_2含量的影响第58页
     ·SCA对石英和花岗岩表面结晶Ca(OH)_2取向程度的影响第58-61页
第6章 XPS观测骨料表面结晶水泥水化物中各元素化学位移第61-71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介绍第61-68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简介第61-62页
     ·光电效应第62页
     ·X射线光电子谱基本原理第62-63页
     ·XPS能量标准第63-64页
     ·化学位移第64-65页
     ·定性分析-谱线的识别第65页
     ·化合态识别第65页
     ·定量分析-元素灵敏度因子法第65-66页
     ·常用表面分析仪器的选择第66-68页
     ·XPS分析总结第6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8页
   ·实验方案第68-69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9-7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第71-72页
     ·SCA浓度、醇水比、浸泡时间对大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分析第71页
     ·花岗岩表面吸附SCA与水泥水化产物作用机理分析第71-72页
     ·结论第72页
   ·今后研究的设想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方式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