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含义 | 第16-26页 |
·文化及农村文化的含义 | 第16-18页 |
·文化的含义 | 第16-17页 |
·农村文化的含义 | 第17-18页 |
·文化建设及农村文化建设 | 第18-21页 |
·文化建设的含义 | 第18-19页 |
·农村文化建设的含义 | 第19页 |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 | 第19-21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 第21-25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 第21-24页 |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 第24页 |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农村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 第26-34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 第26-27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 第27-28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 第28-30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30-31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 第31-32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 第34-51页 |
·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4-36页 |
·农村教育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 第34-35页 |
·农民思想价值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 第35页 |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 第35-36页 |
·农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 第36页 |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6页 |
·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 | 第37-40页 |
·农民文化素质差的局面没有较大改善 | 第40页 |
·农村负面文化影响突出 | 第40-43页 |
·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 第43-44页 |
·农民文化活动贫乏、文化消费水平低 | 第44页 |
·农村文化建设实效性不明显 | 第44-46页 |
·农民工“负文化”现象出现 | 第46-50页 |
·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极其贫乏 | 第46-49页 |
·负面文化影响农民工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 第51-72页 |
·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 第51-54页 |
·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51-52页 |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 第52-53页 |
·农村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 第53-54页 |
·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54-58页 |
·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中“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 第54-55页 |
·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中“多元”内部的关系 | 第55-57页 |
·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实效性与长效性的关系 | 第57页 |
·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宗教信仰的关系 | 第57-58页 |
·处理好政府扶持建设与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的关系 | 第58页 |
·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 第58-71页 |
·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第59-60页 |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60-62页 |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62-64页 |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 第64-65页 |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 第65-67页 |
·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 | 第67-68页 |
·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68-69页 |
·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