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行政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构架 | 第16页 |
·研究运用的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小型行政中心空间形态的沿变历程研究 | 第18-28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8-19页 |
·中国行政中心空间形态发展回顾 | 第19-24页 |
·行政中心空间形态的主要影响历史阶段分析 | 第24-28页 |
第3章 中小型行政中心空间形态分析 | 第28-50页 |
·时代背景 | 第28页 |
·政治背景 | 第28-29页 |
·空间形态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空间形态设计分析 | 第35-50页 |
第4章 中小型行政中心空间形态设计问题及原因探讨 | 第50-60页 |
·国际式、孪生性 | 第50页 |
·缺乏参照系、城市肌理的撕裂 | 第50-51页 |
·用地特色被忽略与群体竖向空间的缺失 | 第51页 |
·空间尺度的失衡 | 第51-52页 |
·人性化口号与非人性化现状 | 第52-53页 |
·空间组合模式缺乏创新 | 第53-54页 |
·空间界面的设计问题 | 第54-55页 |
·自我隔离的倾向 | 第55-56页 |
·空间形态设计问题的原因探讨 | 第56-60页 |
第5章 中小型行政中心空间形态设计的新特征研究 | 第60-67页 |
·新特征的概括 | 第60-63页 |
·新特征出现的原因 | 第63-67页 |
第6章 中小型行政中心空间形态设计的展望 | 第67-77页 |
·关注传统文化 | 第67-68页 |
·关注地域与自然 | 第68-69页 |
·空间的象征义和公众参与性 | 第69页 |
·关于空间尺度的再造 | 第69-73页 |
·空间表征的设计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一、 注重开放性空间的塑造 | 第77页 |
二、 打造亲切型空间 | 第77页 |
三、 空间序列的重新组织 | 第77-78页 |
四、 空间界面设计的自由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A 攻读学术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
附录B 设计实验 | 第8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