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8-9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企业信用评级概述 | 第10-18页 |
·信用评级的内涵 | 第10-11页 |
·信用的定义 | 第10页 |
·信用评级的内容与原则 | 第10-11页 |
·信用评级的作用 | 第11-12页 |
·信用评级方法 | 第12-18页 |
·信用评级方法的历史演变 | 第12-13页 |
·Moody's 和S&P 的传统信用评级 | 第13-14页 |
·Edward Altman 教授的Z-Score 模型 | 第14-16页 |
·KMV 的Credit Monitor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本文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18-25页 |
·度量方法的选择 | 第18-19页 |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19-20页 |
·财务比率的选择 | 第20-23页 |
·判别方法的选择 | 第23-25页 |
第四章 FISHER 模型分析及检验 | 第25-44页 |
·模型设计 | 第25-27页 |
·实证分析 | 第27-40页 |
·财务比率的筛选 | 第27-31页 |
·参数估计 | 第31-35页 |
·临界值的确定 | 第35-39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39-40页 |
·对企业信用评级分级数量的讨论 | 第40-44页 |
第五章 问题的讨论与结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4页 |
·本文的局限 | 第44-46页 |
·未来的工作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中文摘要 | 第50-52页 |
英文摘要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