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6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6-7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第二章 舞弊动因理论分析 | 第8-16页 |
第一节 舞弊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对国外关于财务报告舞弊动因理论的概括及评述 | 第9-11页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第11-16页 |
第三章 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第一节 从契约理论看会计准则的产生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会计准则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第四章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途径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舞弊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舞弊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利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舞弊 | 第23-25页 |
第五章 新会计准则对舞弊防范的有效性分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新修订的准则对上市公司舞弊防范的有效性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新制定的准则对上市公司舞弊防范的有效性分析 | 第26-33页 |
第六章 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舞弊的潜在空间及改进建议 | 第33-37页 |
第一节 新会计准则的舞弊空间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改进的建议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中文摘要 | 第41-44页 |
英文摘要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