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第一节 瓜类白粉病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 瓜类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 第10-11页 |
2 瓜类白粉病的防治现状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 植物源杀菌剂活性成分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2 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3 香豆素类化合物及蛇床子素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1 抗病诱导因子 | 第20页 |
2 诱导产生的抗病性物质 | 第20-24页 |
·抗真菌蛋白类 | 第21-22页 |
·真菌酶抑制剂及毒性化合物 | 第22页 |
·信号分子物质 | 第22-23页 |
·起化学屏障作用的物质 | 第23-24页 |
3 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的研究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章 白粉病菌入侵对不同南瓜品种的病理和生理影响 | 第30-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供试南瓜品种及病原菌 | 第30页 |
·病原菌的接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0-31页 |
·抗性相关酶电泳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白粉病菌的侵染过程比较 | 第31-32页 |
·入侵位点H_2O_2的检测 | 第32-33页 |
·同工酶电泳谱带分析 | 第33-35页 |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变化 | 第33页 |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变化 | 第33-34页 |
·超氧化物岐化酶同工酶谱的变化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研究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南瓜白粉病菌对蛇床子素的敏感性研究 | 第39-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供试南瓜品种 | 第39页 |
·菌种采集、繁殖和保存 | 第39-40页 |
·供试药剂 | 第40页 |
·接种方法 | 第40页 |
·测定方法 | 第40页 |
·分级标准 | 第40-41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试验 | 第42-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供试药剂 | 第42页 |
·供试菌株 | 第42页 |
·供试南瓜品种 | 第42页 |
·蛇床子素内吸效果测定 | 第42页 |
·蛇床子素保护、治疗效果测定 | 第42-43页 |
·小区防效试验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蛇床子素的内吸效果测定 | 第43页 |
·蛇床子素的防、治效果比较 | 第43-44页 |
·蛇床子素水乳剂的小区防效试验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菌的影响 | 第48-60页 |
第一节 蛇床子素对白粉病菌入侵过程的影响 | 第48-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供试药剂 | 第48页 |
·供试南瓜品种及菌种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黏附相关试验 | 第49页 |
·孢子入侵观察 | 第49-50页 |
·孢子萌发试验 | 第50页 |
·白粉病菌生长过程观察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蛇床子素对白粉孢子黏附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蛇床子素对孢子入侵的影响 | 第52-53页 |
·蛇床子素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3-54页 |
·蛇床子素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二节 蛇床子素对白粉病菌形态学影响 | 第56-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页 |
·供试药剂 | 第56页 |
·供试南瓜品种及菌种 | 第56页 |
·接种及药剂处理 | 第56页 |
·切片及光镜观察 | 第56页 |
·样品处理及电镜观察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五章 蛇床子素对南瓜白粉病菌寄主的影响 | 第60-79页 |
第一节 蛇床子素对南瓜叶片内防御相关酶类的影响 | 第60-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供试药剂 | 第60页 |
·供试南瓜品种及菌种 | 第60页 |
·试验处理 | 第60-61页 |
·相关酶活力测定方法 | 第61-62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61页 |
·几丁质酶(chitinase)活性测定 | 第61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61-62页 |
·苯丙氨酸解氮酶(PAL)活性测定 | 第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蛇床子素对南瓜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62-63页 |
·蛇床子素对南瓜叶片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蛇床子素对南瓜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蛇床子素对南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第二节 蛇床子素对南瓜几丁质酶基因转录的影响 | 第67-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供试南瓜品种 | 第67-68页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68页 |
·试验处理 | 第68页 |
·几丁质酶基因克隆 | 第68-70页 |
·南瓜叶片总RNA提取 | 第68页 |
·总RNA定量与完整性检测 | 第68页 |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 | 第68-69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69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69-70页 |
·RT-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3 讨论 | 第72-73页 |
第三节 南瓜叶片总蛋白表达谱分析 | 第73-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供试南瓜品种 | 第73页 |
·供试药剂 | 第73-74页 |
·试验处理 | 第74页 |
·南瓜叶片总蛋白的提取 | 第74页 |
·双向电泳流程 | 第74-75页 |
·检测 | 第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76页 |
3 讨论 | 第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六章 全文小结 | 第79-81页 |
附录: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所受奖励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