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EFI的架构 | 第14-20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启动过程 | 第15-16页 |
·启动器管理 | 第16-17页 |
·EFI内核(EFI Core)及其映像 | 第17页 |
·协议(Protocol) | 第17页 |
·EFI驱动模型(EFI Driver Model)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EFI测试原理与流程 | 第20-31页 |
·引言 | 第20页 |
·EFI的软件测试原则 | 第20-21页 |
·EFI的软件测试技术与方法 | 第21-22页 |
·工业标准测试 | 第22-25页 |
·EFI/UEFI shell | 第23页 |
·PCI Option Rom的测试 | 第23-24页 |
·UEFI Application(driver.efi)的编译和运行 | 第24-25页 |
·软件配置管理 | 第25-28页 |
·VSS文件备份 | 第26页 |
·WinCVS版本控制 | 第26-28页 |
·Bug管理流程(PVCS的应用)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SCT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31-42页 |
·黑盒测试方法概述 | 第31-32页 |
·EFI的驱动-协议模型 | 第32-33页 |
·SCT组成模块 | 第33-34页 |
·SCT系统架构 | 第34-39页 |
·黑盒测试协议EFI_BB_TEST_PROTOCOL的定义如下 | 第34-35页 |
·黑盒测试入口定义如下 | 第35-36页 |
·黑盒测试入口点定义如下 | 第36页 |
·标准库协议接口(Standard Test Support Library) | 第36-37页 |
·卸载测试用例 | 第37页 |
·黑盒测试协议架构 | 第37-38页 |
·SCT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 第38-39页 |
·SCT工作流 | 第39-41页 |
·初始化测试数据 | 第40-41页 |
·执行测试函数 | 第41页 |
·释放报告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SCT实现TIANO测试 | 第42-49页 |
·应用菜单模式的测试流程 | 第42-45页 |
·EFI Shell | 第42-43页 |
·主界面 | 第43-44页 |
·测试环境管理 | 第44页 |
·测试用例管理 | 第44-45页 |
·测试报告生成器 | 第45页 |
·报告生成 | 第45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Log分析与问题的定位 | 第47页 |
·Bug的修正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实现代码 | 第53-58页 |
EFI SCT初始化数据结构实现代码 | 第53页 |
Bug fix的源代码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