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传播语境下中国农民话语权的重构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理论视野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问题的界定和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1-14页 |
·话语权 | 第12页 |
·大众媒介之于话语权 | 第12-13页 |
·话语权之于大众媒介 | 第13-14页 |
·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大众媒介涉农传播现状概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29页 |
·涉农传播五要素分析 | 第15-17页 |
·传播者 | 第15页 |
·传播媒介 | 第15页 |
·受传者 | 第15-16页 |
·传播内容 | 第16页 |
·传播效果 | 第16-17页 |
·缺席的媒介——涉农传播渠道的有限 | 第17-22页 |
·农民媒介接近权的脆弱性 | 第17-20页 |
·涉农媒介资源的有限性 | 第20-22页 |
·缺席的主体——涉农传播主体的偏离 | 第22-24页 |
·农民:传播中的非主体 | 第22-23页 |
·代言制:涉农传播的常态 | 第23-24页 |
·缺席的内容——涉农传播量上的缺乏 | 第24-26页 |
·以政策为导向的传播 | 第24-25页 |
·以主流为导向的传播 | 第25-26页 |
·缺席的效果——涉农传播质上的缺陷 | 第26-29页 |
·传播的偏向 | 第26-28页 |
·声音的不真实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对媒介涉农传播现状的反思 | 第29-35页 |
·当媒介成为不合格的媒介 | 第29-30页 |
·自由竞争导致的媒介城市中心主义倾向 | 第29页 |
·产业化和商业化运营模式导致的媒介精英主义倾向 | 第29-30页 |
·当农民成为不合格的受众 | 第30-35页 |
·消费主义导致的消费边缘人倾向 | 第30-31页 |
·农村的封闭性导致农民媒介素质低下倾向 | 第31-32页 |
·臣民化身份认同导致的农民观念上无意识倾向 | 第32-35页 |
第四章 理想的传播状态:重构农民媒介话语权 | 第35-43页 |
·媒介责任意识的树立 | 第35-37页 |
·媒介农民立场的确立 | 第37-38页 |
·媒介内容的农民导向 | 第38-41页 |
·提高信息的科学性 | 第38-39页 |
·提高信息的针对性 | 第39-40页 |
·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 第40页 |
·提高信息的民生性 | 第40-41页 |
·农民媒介话语意识的培养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