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 引言 | 第8-12页 |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 (二) 中职生计算机教学 | 第8-10页 |
| 1. 笔者所在学校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 第8-9页 |
| 2. 笔者所在学校中职生计算机教学现状 | 第9-10页 |
| (三) PBL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1. PBL的理论研究 | 第10页 |
| 2. PBL的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 第10-11页 |
| (四)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 | 第12-21页 |
| (一) 问题的定义 | 第12-13页 |
| (二)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定义 | 第13页 |
| (三) PBL 的主要要素 | 第13-14页 |
| 1. 问题或项目 | 第13页 |
| 2. 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 第13页 |
| 3. 学习小组 | 第13-14页 |
| 4. 问题解决的程序 | 第14页 |
| 5. 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 第14页 |
| (四) PBL 的设计过程 | 第14-19页 |
|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14页 |
| 2. 问题(主题)的选择 | 第14页 |
| 3. 针对问题的一系列活动设计 | 第14-16页 |
| 4. 学习者活动的设计 | 第16-17页 |
| 5. 教师活动的设计 | 第17-19页 |
| (五)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设计流程图 | 第19-20页 |
| (六) 设计基于问题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20-21页 |
| 1. 注意问题的系统设计 | 第20-21页 |
| 2. 注意教师活动的设计 | 第21页 |
| 三 相关概念界定及指导理论 | 第21-24页 |
| (一) 活动教学 | 第21-22页 |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24页 |
| 四 实验研究 | 第24-34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二) 研究对象分析 | 第24-25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 1. 准实验研究法 | 第25页 |
| 2. 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 (四) “制作自己的网站”专题教学设计方案 | 第25-28页 |
| (五) “制作自己的网站”学习过程 | 第28-30页 |
| (六) 评价设计 | 第30-33页 |
| (七)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4页 |
| 五 结论和展望 | 第34-36页 |
| (一) 研究结论 | 第34-35页 |
| (二)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 第35-36页 |
| 注释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附录 | 第40-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