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凝汽器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5页 |
| ·凝汽器的工作特点 | 第12-14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4-15页 |
| ·管壳式换热器的数值研究 | 第15-16页 |
| ·凝汽器的数值研究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第2章 凝汽器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19-51页 |
| ·凝汽器数值模拟中的多孔介质模型 | 第19-25页 |
| ·多孔介质模型的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 ·多孔介质模型在管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连续流动介质的控制方程 | 第22-23页 |
|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的控制方程 | 第23-25页 |
| ·分布阻力模型 | 第25-27页 |
| ·凝汽器的数值模型及求解 | 第27-46页 |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控制方程组的建立 | 第31-36页 |
| ·运行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36-38页 |
| ·控制方程组的离散化 | 第38-46页 |
| ·凝汽器汽相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计算的实现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3章 凝汽器数值模型的应用 | 第51-58页 |
| ·N-16300-1 型凝汽器的结构 | 第51-52页 |
| ·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模拟与分析 | 第52-54页 |
| ·改进后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变工况汽相流动和传热特性的模拟与分析 | 第58-70页 |
| ·变工况时流动与传热特性的计算结果 | 第58-65页 |
| ·变工况时流动与传热特性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5章 管束布置方式对凝汽器壳侧蒸汽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 第70-78页 |
| ·管束布置方式的介绍 | 第70-71页 |
| ·管系置换改造的基本前提 | 第71-72页 |
| ·“教堂窗式”凝汽器壳侧蒸汽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2-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