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研究 | 第10-42页 |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 病例组 | 第10-11页 |
2 健康对照组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8页 |
1 分组 | 第11页 |
2 给药方案 | 第11-12页 |
3 试剂与仪器 | 第12页 |
4 观察指标 | 第12-15页 |
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17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22页 |
1 一般资料可比性研究结果 | 第18页 |
2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研究结果 | 第18-19页 |
3 直线相关分析 | 第19页 |
4 益气活血中药治疗DAO 结果分析 | 第19-22页 |
·临床综合疗效 | 第19页 |
·单项症状疗效 | 第19-20页 |
·踝/肱指数变化 | 第20页 |
·血脂水平变化 | 第20-21页 |
·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变化 | 第21页 |
·胰岛素抵抗及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 第21页 |
·不良反应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36页 |
1 内皮功能障碍贯穿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始终 | 第22-25页 |
·血清一氧化氮 | 第22-23页 |
·血浆内皮素 | 第23-24页 |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 | 第24-25页 |
2 内皮功能障碍是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病理改变 | 第25页 |
3 胰岛素抵抗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 | 第25-28页 |
·高血糖 | 第26页 |
·高胰岛素血症 | 第26-27页 |
·血脂异常 | 第27-28页 |
4 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机制探讨 | 第28-36页 |
·祖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认识 | 第28-33页 |
·益气活血中药干预DAO 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1 内皮功能障碍贯穿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始终 | 第36页 |
2 胰岛素抵抗与内皮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 第36页 |
3 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性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2-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第42页 |
2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3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4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5 检测指标 | 第43-44页 |
·生化指标 | 第43-44页 |
·主动脉病变程度检测 | 第44页 |
·病理形态学研究 | 第44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44-45页 |
研究结果 | 第45-51页 |
1 各组实验兔生化指标结果 | 第45-49页 |
·各组实验兔体重的变化 | 第45-46页 |
·各组实验兔同期血糖水平比较 | 第46页 |
·各组实验兔同期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 | 第46-47页 |
·各组实验兔同期胆固醇水平比较 | 第47-48页 |
·各组实验兔同期甘油三酯水平比较 | 第48页 |
·各组实验兔血钙水平的变化 | 第48-49页 |
2 主动脉病变程度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3 各组实验兔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5页 |
1 构建本动物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51-52页 |
2 构建本动物模型的特点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1 实验性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2 模型评价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三部分 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平滑肌 | 第58-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4页 |
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第58页 |
2 主要仪器 | 第58-59页 |
3 药品及试剂 | 第59页 |
4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5 检测指标 | 第59-63页 |
·生化指标 | 第59-60页 |
·主动脉病变程度检测 | 第60页 |
·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及见检测方法 | 第60-62页 |
·流式检测样品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 第62-63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63-64页 |
研究结果 | 第64-70页 |
1 生化指标结果 | 第64-68页 |
·治疗前后胆固醇水平比较 | 第64-65页 |
·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水平比较 | 第65-66页 |
·治疗前后内皮素含量比较 | 第66-67页 |
·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含量比较 | 第67-68页 |
2 主动脉病变程度检测结果 | 第68页 |
3 透射式电镜观察结果 | 第68-69页 |
4 VSMC 凋亡率和 Bcl-2、Bax 表达的比较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4页 |
1 平滑肌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第70-71页 |
2 益气活血中药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讨 | 第71-73页 |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 第71-72页 |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第72-73页 |
3 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综述 | 第79-98页 |
附录 | 第98-103页 |
附录1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98-100页 |
附录2 第二部分实验兔主动脉普通病理图片 | 第100-101页 |
附录3 第三部分实验兔主动脉透射电镜图片 | 第101-102页 |
附录4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报告 | 第104-113页 |
详细摘要 | 第113-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