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非法传销行为调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非法传销概述第9-21页
 第一节 传销的起源和概念第9-14页
  一、传销的起源第9-10页
  二、传销的概念第10-11页
  三、传销在我国的发展脉络第11-14页
 第二节 非法传销与传销的区别第14-21页
  一、非法传销的起源第14-15页
  二、非法传销的概念第15-16页
  三、非法传销与传销的区别第16-21页
第二章 非法传销的特点和活动方式第21-28页
 第一节 参加传销人员的多样性第21-23页
  一、组织非法传销的违法主体的多样性第21页
  二、参与非法传销人员的多样性第21-22页
  三、大学生缘何成为非法传销的拉拢对象第22-23页
 第二节 非法传销的手段第23-26页
  一、非法传销的洗脑术第23-24页
  二、解析“五级三阶制”第24-26页
 第三节 非法传销组织的本质是一种经济邪教第26-28页
  一、邪教的定义第26-27页
  二、非法传销组织的经济邪教本质第27-28页
第三章 非法传销的危害第28-32页
 第一节 经济学层面的危害第28-29页
  一、导致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第28页
  二、危及基础经济关系第28-29页
 第二节 社会学意义上的危害第29-30页
  一、非法传销活动给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危害第29页
  二、非法传销诱发恶性犯罪第29-30页
  三、非法传销组织凸显经济邪教性质,向涉黑组织发展第30页
  四、非法传销活动引发诸多社会政治问题第30页
 第三节 心理学意义上的危害第30-32页
第四章 非法传销活动的原因分析第32-40页
 第一节 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第32页
  一、非法传销——转型中国之痛第32页
  二、社会压力过大导致大学生误入非法传销泥潭第32页
 第二节 非法传销的经济学原因第32-34页
  一、违法成本低导致非法传销泛滥第32-33页
  二、关系经济是非法传销滋长的土壤第33-34页
 第三节 传销活动立法的滞后第34-37页
  一、《禁止传销条例》出台前的状况第34-35页
  二、《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中的缺憾第35-37页
 第四节 相关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第37-38页
 第五节 社会信用体制长期缺失第38-40页
  一、企业、个人信用体制缺失第38页
  二、社会信用体制缺失纵容非法传销肆虐第38-40页
第五章 打击和防范非法传销的对策第40-47页
 第一节 立法对策第40-42页
  一、通过刑法分则对非法传销行为设立单独罪名第40页
  二、非法传销罪的犯罪构成分析第40-42页
 第二节 司法行政对策第42-44页
  一、司法手段第42-44页
  二、行政手段第44页
 第三节 宣传教育第44-47页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第44页
  二、加强教育和管理,防范大学生从事非法传销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体育新闻语篇分析
下一篇:基于数据库的钻头选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