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 第11-12页 |
·潜在课程的心理机制 | 第12页 |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2-20页 |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关于潜在课程的研究理论 | 第14-15页 |
·关于体育潜在课程的研究 | 第15-18页 |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行为的研究 | 第18-20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调查法 | 第20-21页 |
·访谈法 | 第21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1-22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47页 |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潜在课程的现状调查 | 第22-36页 |
·对体育潜在课程的认识结果与分析 | 第22页 |
·体育潜在课程中的物质及时空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体育潜在课程中的文化教育价值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体育潜在课程中的教师因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行为的现状调查 | 第36-43页 |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体育潜在课程与学生锻炼态度及体育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第43-47页 |
·体育潜在课程与学生锻炼态度的相关关系 | 第43-45页 |
·体育潜在课程与学生体育行为的相关关系 | 第45-47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7页 |
·建议 | 第47-48页 |
5. 今后研究方向 | 第48-49页 |
6.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件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