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1-23页 |
1 葛根素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葛根素的吸收代谢 | 第11页 |
·葛根素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 第11-14页 |
·葛根素的毒性研究 | 第14页 |
·葛根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第14-15页 |
2 三七总皂苷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3 微乳和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 第15-23页 |
·微乳的结构 | 第16页 |
·自微乳的特点 | 第16-17页 |
·自乳化及自微乳化的机制 | 第17-18页 |
·处方组成 | 第18-20页 |
·SMEDDS 的等级及其体外质量评价 | 第20-21页 |
·SMEDDS 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处方前研究 | 第23-3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材料 | 第23页 |
·仪器 | 第23页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7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3-2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25页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25-26页 |
·精密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27-29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27-28页 |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28-2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伪三元相图的基础研究 | 第30-3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材料 | 第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0-36页 |
·不同油相与乳化剂的配伍变化 | 第30-33页 |
·助乳化剂的选择 | 第33-34页 |
·自微乳化系统的相图研究 | 第34-3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葛根素S-SMEDDS 处方的研究 | 第38-4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8页 |
·材料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8-46页 |
·处方的确定 | 第38-41页 |
·处方确定 | 第41-45页 |
·吸附材料的选择 | 第45-4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部分 葛根素S-SMEDDS 处方的影响因素考察及稳定性研究 | 第47-53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7页 |
·材料 | 第47页 |
·仪器 | 第4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7-52页 |
·葛根素S-SMEDDS 的质量评价 | 第47-49页 |
·葛根素S-SMEDDS 自微乳化后的形态考察 | 第49-50页 |
·葛根素S-SMEDDS 稳定性考察 | 第50-5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部分 葛根素S-SMEDDS 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的考察 | 第53-5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3页 |
·材料 | 第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2 方法和结果 | 第53-58页 |
·分析方法 | 第53-56页 |
·愈风宁心片含量测定[69] | 第56-57页 |
·葛根素S-SMEDD 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 第57-5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部分 葛根素S-SMEDDS 胶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59-6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材料 | 第59页 |
·仪器 | 第59页 |
·实验动物 | 第59-6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0-68页 |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第60页 |
·给药剂量选择 | 第60页 |
·血浆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第60-64页 |
·血样分析实验数据 | 第64-67页 |
·用3p87 软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 第67-68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的求算 | 第6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论文著作 | 第77-82页 |
详细摘要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