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隐名投资基本概念分析 | 第11-21页 |
一、隐名投资及其相关概念 | 第11-14页 |
(一) 隐名投资与隐名投资人 | 第11-12页 |
(二) 显名投资与显名投资人 | 第12页 |
(三)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 第12-14页 |
二、隐名投资的特征 | 第14-16页 |
(一) 隐名投资人虽然向公司出资,但在公司登记文件中不显示其名称 | 第14-15页 |
(二) 显名投资人虽然记载于公司登记文件中,但其并未向公司出资 | 第15页 |
(三) 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关于投资有约定 | 第15-16页 |
(四) 隐名投资人有成为公司股东的意思表示 | 第16页 |
(五) 隐名投资人通常通过显名投资人的行为行使权利 | 第16页 |
三、隐名投资的性质 | 第16-18页 |
(一) 隐名投资是投资人向公司出资 | 第17页 |
(二) 隐名投资是以他人名义出资的行为 | 第17页 |
(三) 隐名投资的合法性存在不确定性 | 第17-18页 |
四、易与隐名投资混淆的几个概念 | 第18-21页 |
(一) 冒名投资 | 第18页 |
(二) 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股权转让 | 第18-19页 |
(三) 职工持股会形式的投资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隐名投资现象存在的原因 | 第21-26页 |
一、规避强制性规定 | 第21-23页 |
(一) 规避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第21-22页 |
(二) 规避其他规章或文件的规定 | 第22-23页 |
(三) 规避公司章程或其他股东的限制性条件 | 第23页 |
二、出于经营上的考虑 | 第23-24页 |
(一) 隐名投资人在其他领域或同行业投资失败 | 第23页 |
(二) 隐名投资人与公司利害关系人之间存在矛盾 | 第23-24页 |
(三) 为了避免公司的某些经营活动受特别法规的规范 | 第24页 |
三、其他原因 | 第24-26页 |
(一) 隐名投资人不愿暴露财产状况 | 第24页 |
(二) 公司改制代位持股 | 第24-25页 |
(三) 为了简化手续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隐名投资问题法学理论研究 | 第26-42页 |
一、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关系的性质 | 第26-30页 |
(一) 隐名合伙说 | 第26-27页 |
(二) 信托投资说 | 第27-28页 |
(三) 代理说 | 第28-30页 |
二、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的关系 | 第30页 |
三、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的关系 | 第30-32页 |
四、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的理论分析 | 第32-42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 第32-39页 |
(二) 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的理论分析 | 第39-42页 |
第四部分 隐名投资司法实践问题研究 | 第42-52页 |
一、隐名投资问题的处理原则 | 第42-44页 |
(一) 合法性原则 | 第42页 |
(二) 符合公司章程原则 | 第42-43页 |
(三) 提高经济效益原则 | 第43页 |
(四) 维护交易安全原则 | 第43-44页 |
(五) 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原则 | 第44页 |
(六) 意思自治原则 | 第44页 |
二、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其法律适用的分析 | 第44-47页 |
(一) 《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 第44-45页 |
(二) 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或解答 | 第45-47页 |
(三) 企业登记中的相关规定 | 第47页 |
三、司法审判中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的界定 | 第47-49页 |
(一) 其他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 | 第47-48页 |
(二) 隐名投资人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股东资格的限制性规定 | 第48页 |
(三) 隐名投资人不存在公司章程或股东之间关于股东资格的限制性规定 | 第48-49页 |
(四) 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就股东资格有明确约定 | 第49页 |
四、隐名投资人地位确定后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 | 第49-52页 |
(一) 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纠纷的处理 | 第49页 |
(二) 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之间纠纷的处理 | 第49-50页 |
(三) 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之间纠纷的处理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