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 教育行动研究综述 | 第11-26页 |
·教育行动研究发展简述 | 第11-16页 |
·国际视域中的教育行动研究 | 第11-14页 |
·行动研究在一些国家不同背景下演变的历史和思想以及所伴随的实践意义 | 第11-13页 |
·美国行动研究的起源 | 第11-12页 |
·英国校本课程开发和行动研究 | 第12页 |
·奥地利行动研究的发展过程 | 第12-13页 |
·教育行动研究在澳大利亚 | 第13页 |
·世界各地行动研究围绕着不同的主题 | 第13-14页 |
·行动研究、教育和创建一个公正友爱的社会 | 第13页 |
·建立跨学术领域、跨机构和跨文化知识的综合联系 | 第13-14页 |
·促进实际工作者为专业知识发展作贡献 | 第14页 |
·行动研究与个人发展 | 第14页 |
·反思与专业“知识”和专业“进步”相联系的传统研究 | 第14页 |
·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 | 第14-16页 |
·关注教育中的公平问题 | 第14页 |
·学校为了促进发展也支持教师进行教育行动研究 | 第14-15页 |
·行动研究让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成为可能 | 第15页 |
·教育科研机构开始与实践者合作开展行动研究 | 第15-16页 |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 第16-19页 |
·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 | 第16-18页 |
·行动研究的来源 | 第16-17页 |
·行动研究的界定 | 第17-18页 |
·行动研究的特点 | 第18-19页 |
·改进行动质量 | 第18页 |
·行动与研究结 | 第18页 |
·行动者参与研究 | 第18-19页 |
·行动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 第19-21页 |
·“科学行动研究”阶段 | 第19-20页 |
·“实践行动研究”阶段 | 第20页 |
·“批判行动研究”阶段 | 第20-21页 |
·教育行动研究的运作模式 | 第21-26页 |
·温勒与考瑞的模式 | 第21-22页 |
·凯米斯模式 | 第22-23页 |
·艾略特模式 | 第23-25页 |
·埃巴特的模式 | 第25页 |
·麦克南模式 | 第25页 |
·若干模式的讨论 | 第25-26页 |
2 教育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 第26-29页 |
·教师专业化探析 | 第26-28页 |
·教育行动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 | 第28-29页 |
3 生物教师在实践中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 第29-37页 |
·生物教师在实践中开展教育行动研究过程 | 第29-32页 |
·背景 | 第29页 |
·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 | 第29-32页 |
·确定问题 | 第30-31页 |
·制定计划 | 第31页 |
·实施与反思 | 第31-32页 |
·青年生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的效果分析 | 第32-35页 |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 第33页 |
·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 第34-35页 |
·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青年教师教研习惯有待培养 | 第35-36页 |
·对于知识的重视使得教师更愿意在知识点上花费功夫 | 第36-37页 |
·团队合作的民主精神不够 | 第37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7-43页 |
·青年生物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取得收获 | 第37-40页 |
·教学写作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教学反思和积累 | 第37-38页 |
·阅读教学有关的书籍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 第38-39页 |
·教学反思的习惯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进步 | 第39页 |
·合作交流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支持 | 第39-40页 |
·青年生物教师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的遇到的问题 | 第40-43页 |
·如何才是有效的反思 | 第40页 |
·如何应对交流中的民主问题 | 第40-41页 |
·学校组织结构如何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行动研究 | 第41-42页 |
·师范学校对于教师职前教育的影响 | 第42页 |
·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师在职教育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本研究的成果和最终结论 | 第43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