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滴定计算法概述 | 第9-11页 |
·恒电位滴定法 | 第11-14页 |
·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锌、铝的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锌、铝对人体的影响 | 第15页 |
·锌的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铝的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锌、铝的同时测定方法 | 第17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7-18页 |
第2章 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的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锌和铝 | 第18-53页 |
·原理部分 | 第18-22页 |
·计算模型 | 第18-21页 |
·测定原理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3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第23-25页 |
·NaOH溶液恒电位滴定Zn~(2+)的实验 | 第25-26页 |
·NaOH溶液恒电位滴定Al~(3+)的实验 | 第26-28页 |
·NaOH溶液恒电位滴定Zn~(2+)和Al~(3+)混合溶液的实验 | 第28-30页 |
·锌铝合金中锌和铝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参数设置 | 第30-34页 |
·计算程序的编制 | 第34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34-53页 |
·盐酸影响的去除 | 第34-35页 |
·锌的测定结果 | 第35-39页 |
·铝的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锌、铝的同时测定结果 | 第40-43页 |
·锌铝合金实际样品中锌和铝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43页 |
·利用突跃对锌、铝的测定 | 第43-47页 |
·丙氨酸存在条件下氢氧化钠滴定锌、铝的讨论 | 第47-53页 |
第3章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 | 第53-69页 |
·原理部分 | 第53-57页 |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计算模型 | 第53-56页 |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原理 | 第56-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7页 |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第57-59页 |
·测定氨基酸离解常数的实验 | 第59页 |
·计算程序的编制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结果 | 第60-62页 |
·盐酸的使用 | 第62-63页 |
·分段计算的采用 | 第63-64页 |
·锌氨基酸配位物稳定常数测定的讨论 | 第64-69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
己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