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29页 |
·微生物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重要作用 | 第13-14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本研究应用的16S rDNA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 | 第16-27页 |
·概述 | 第16-18页 |
·D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18-19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 第19-2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技术 | 第24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 第24-26页 |
·PCR产物克隆技术 | 第26-27页 |
·DNA测序及微生物分类鉴定 | 第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材料 | 第29-38页 |
·试验用水与工艺概述 | 第29-31页 |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31页 |
·样品总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1-32页 |
·样品总DNA的提取方法 | 第31-32页 |
·提取总DNA的结果检测 | 第32页 |
·PCR扩增 | 第32-34页 |
·PCR扩增方法及反应体系 | 第32-33页 |
·PCR扩增引物及程序 | 第33页 |
·PCR扩增试剂 | 第33-34页 |
·PCR扩增结果检测 | 第34页 |
·DGGE分析 | 第34页 |
·16S rDNA片段的克隆 | 第34-36页 |
·PCR产物的准备 | 第35页 |
·连接反应 | 第35页 |
·转化 | 第35-36页 |
·筛选—蓝/白斑筛选 | 第36页 |
·测序及后续分析 | 第36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平行AN/AO工艺运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初步分析 | 第38-46页 |
·取样条件 | 第38页 |
·活性污泥样品总DNA提取结果 | 第38-39页 |
·总DNA的PCR扩增结果 | 第39-40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扩增16S rDNA片段结果 | 第40-41页 |
·部分优势菌群的16S rDNA片段测序结果及入库比对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平行AN/AO工艺除磷菌种群结构分类讨论 | 第46-59页 |
·取样条件 | 第46-47页 |
·活性污泥样品总DNA提取结果 | 第47页 |
·总DNA的PCR扩增结果 | 第47-50页 |
·PCR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 | 第50-53页 |
·部分优势菌种DGGE片段测序结果及入库比对分析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不同电子受体条件对除磷菌种群结构影响分析 | 第59-73页 |
·样品培养及预处理 | 第59-60页 |
·培养后活性污泥样品总DNA提取结果 | 第60-61页 |
·总DNA的PCR扩增结果 | 第61-62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16S rDNA片段结果 | 第62-66页 |
·部分优势菌群的DGGE片段测序及入库比对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不同pH值条件对除磷菌种群结构影响分析 | 第73-83页 |
·样品培养及预处理 | 第73-74页 |
·培养后活性污泥样品总DNA提取结果 | 第74页 |
·总DNA的PCR扩增结果 | 第74-76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16S rDNA片段结果 | 第76-79页 |
·部分优势菌群的DGGE片段测序及入库比对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第83-87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