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发展过程和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我国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工程项目投标及其风险管理概述 | 第19-28页 |
·工程项目投标概述 | 第19-22页 |
·投标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投标的基本过程 | 第20-21页 |
·影响投标的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第22-28页 |
·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 第22-24页 |
·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概述 | 第24-26页 |
·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 第26-28页 |
第3章 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 第28-45页 |
·投标风险识别 | 第28-31页 |
·投标风险识别的特性 | 第28-29页 |
·风险识别过程 | 第29-30页 |
·风险识别方法 | 第30-31页 |
·构建投标风险评估体系 | 第31-41页 |
·投标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投标风险的评估方法分析 | 第33-36页 |
·投标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36-41页 |
·投标风险基本应对对策 | 第41-45页 |
·工程项目投标风险应对策略 | 第41-44页 |
·人为可控投标风险和非人为可控投标风险 | 第44-45页 |
第4章 国道213线乐新段项目投标风险分析 | 第45-65页 |
·工程项目投标背景介绍 | 第45-47页 |
·工程项目概述 | 第45页 |
·项目招标概况 | 第45-46页 |
·投标人概述 | 第46-47页 |
·项目投标风险识别 | 第47-51页 |
·项目投标风险初步识别 | 第47-48页 |
·项目投标风险初步识别的检验 | 第48-49页 |
·投标风险初步识别的补充和修改 | 第49-50页 |
·人为可控风险因素和非人为可控风险因素识别 | 第50页 |
·项目投标风险识别结果 | 第50-51页 |
·项目投标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51-61页 |
·项目投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51-52页 |
·评估指标测评值的确定 | 第52-53页 |
·构造项目投标风险因素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 第53-59页 |
·计算评估指标的评估值及该项目整体投标风险水平 | 第59-61页 |
·项目投标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项目投标整体风险水平分析 | 第61页 |
·项目投标风险评估指标分类 | 第61-62页 |
·项目主要投标风险因素分析 | 第62-65页 |
第5章 投标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 第65-72页 |
·人为可控投标风险应对措施 | 第65-68页 |
·施工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 第65-66页 |
·工期要求风险应对措施 | 第66-67页 |
·设备可得性风险应对措施 | 第67-68页 |
·非人为可控投标风险应对措施 | 第68-72页 |
·自然灾害的影响风险应对措施 | 第68-69页 |
·项目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第69-71页 |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应对措施 | 第71-72页 |
第6章 加强我国施工企业投标风险管理建议 | 第72-76页 |
·提高施工企业的投标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项目投标风险管理 | 第72页 |
·重视对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 | 第72-73页 |
·投标风险管理手段多元化,提升管理水平 | 第73页 |
·加强投标报价工作,降低投标风险 | 第73-74页 |
·加强合同管理,充分合理利用合同条款 | 第74-75页 |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投标风险预警机制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1 投标风险评估指标问卷 | 第81-85页 |
附录2 工程项目投标风险评估指标级别判断问卷 | 第85-88页 |
附录3 投标风险评估体现指标赋权研究问卷 | 第8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