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论文

复杂生态系统的分形及动力学特性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第7-19页
   ·生态系统和复杂理论第7-13页
     ·生态系统及其发展历史第7-9页
     ·混沌理论和复杂系统第9-10页
     ·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第10-13页
   ·生态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第13-18页
     ·动力学模型第13-15页
     ·计算机模型第15-16页
     ·生态中的熵与非线性第16-18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必要性第18-19页
第二章 生态系统复杂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19-28页
   ·基于最优化思想的基础理论第19-24页
     ·生态系统的最优化现象第19-20页
     ·生态系统结构的热力学理论分析第20-24页
   ·MATLAB和神经网络第24-26页
     ·神经网络的设计思想第24-25页
     ·SOM网络的算法规则第25-26页
   ·最大流思想与神经网络的结合第26-27页
   ·总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分形生长第28-37页
   ·基础思想第28-31页
     ·生态系统分层结构的形成第28-29页
     ·生态系统的分形生长第29-31页
   ·人工神经网络数值模拟第31-35页
     ·数值模拟及其误差计算第32-33页
     ·元谋地区的数值模拟第33-35页
   ·结论第35-37页
第四章 复杂生态系统层次结构的分形维数分析第37-47页
   ·生态系统中的分形第37页
   ·复杂生态系统的分形动力学分析第37-41页
     ·理论讨论第37-38页
     ·数值模拟求解分形维数第38-41页
   ·理论与实际的比较分析第41-45页
   ·指导意义第45-46页
   ·总结第46-47页
第五章 生态格局模式的演化第47-63页
   ·景观模式变化的理论分析第47-51页
     ·理论分析第47-49页
     ·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第49-51页
   ·数值模拟及分析第51-60页
     ·数值模拟的基本思想第52页
     ·典型实例分析第52-58页
     ·生态退化理论对照第58-60页
   ·工业生产的流循环第60-61页
     ·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第60页
     ·与生态中的循环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第60-61页
   ·总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6页
   ·总结第63-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72页
附录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资源基础论的区域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研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