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光谱辐射标准和计量线站高次谐波抑制研究和关键部件研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5页
   ·引言第12-13页
   ·紫外和真空紫外同步辐射计量的发展第13-20页
     ·电子储存环做初级标准源第15-17页
     ·从初级标准源电子储存环获得传递标准第17-20页
   ·世界上开展辐射计量研究的回顾第20-31页
     ·开展辐射计量的储存环第20-27页
       ·美国SURFⅡ和ALS第21-23页
       ·德国柏林BESSY PTB实验室第23-27页
     ·用同步辐射开展辐射计量研究的几项关键技术第27-31页
       ·低温电子置换辐射计(ESR)第27-30页
       ·PTB四晶单色仪光束线与低温置换辐射计结合进行高精度探测器校准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5页
第二章 光谱辐射标准及计量光束线和实验站第35-65页
   ·建立光谱辐射标准及计量光束线站的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合肥光源参数第36-37页
   ·光谱辐射标准及计量光束线第37-42页
     ·掠入射光束线(SGM)第37-40页
     ·正入射光束线(Seya)第40-42页
   ·光谱辐射标准及计量实验站第42-64页
     ·反射率计第42-46页
     ·电离室标准探测器第46-47页
     ·气体的电离与激发第47-50页
     ·VUV/EUV能区气体电离的特点第50-51页
     ·VUV电离室结构及工作原理第51-54页
     ·标准传递光源—氘灯定标系统第54-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第三章 软X射线光束线定标电离室及真空差分系统的研制第65-76页
   ·软X射线光束线定标工具—电离室第65-72页
     ·电离室的结构设计第65-67页
     ·真空系统设计及膜窗耐压测试第67-68页
     ·电离室实验测试数据第68-72页
   ·真空差分系统的研制第72-75页
     ·真空差分系统的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第72-73页
     ·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对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第四章 光学元件性能测试产生误差因素研究第76-84页
   ·光源稳定性的影响第76-78页
   ·探测器误差因素第78-80页
   ·光谱辐射标准及计量光束线参数优化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五章 计量线高次谐波的研究第84-117页
   ·引言第84页
   ·高次谐波抑制方法第84-91页
     ·滤片滤除高次谐波第85-87页
     ·有不同表面镀层材料的掠入射反射镜抑制高次谐波第87-88页
     ·气体吸收池抑制高次谐波第88-91页
   ·计量线的高次谐波研究第91-101页
     ·5-30nm高次谐波的定量研究第92-97页
     ·30-140nm高次谐波的定量研究第97-100页
     ·E2V CCD对25-100nm高次谐波的研究第100-101页
   ·滤片对计量线高级次的抑制研究第101-110页
     ·5-30nm适当滤片滤除高次谐波定量研究第102-105页
     ·不同厚度的Al滤片抑制高次谐波的定量研究第105-108页
     ·114-140nm MgF_2窗抑制高次谐波的定量研究第108-110页
   ·Mg和In滤片对高次谐波抑制的探索性研究第110-111页
   ·本章总结第111-114页
     ·5-30nm滤片抑制高次谐波效果第111-112页
     ·30-140nm高次谐波的抑制情况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第六章 测试结果的比较第117-123页
   ·有无滤片抑制高次谐波测试结果的比较第117-119页
   ·NSRL与BESSYⅡ测试结果的比较第119-12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6-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下一篇: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干群关系研究--以安徽省庐江县施湾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