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等同原则的理论概述和适用标准 | 第8-20页 |
(一) 理论概述 | 第8-13页 |
1、等同原则的定位和定义 | 第8-10页 |
2、适用等同原则的前提条件 | 第10-11页 |
3、引入等同侵权判断原则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4、各国对于等同原则的确认 | 第12-13页 |
(二) 具体适用标准 | 第13-20页 |
1、专利等同判定的时间标准 | 第13-15页 |
2、等同物的判断准则 | 第15-16页 |
3、普通技术人员的显而易见 | 第16-18页 |
4、三要素测试法 | 第18-20页 |
二、等同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对此原则的限制 | 第20-31页 |
(一) 等同原则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1、等同原则存在的共性问题 | 第20-22页 |
2、等同原则与我国现时情况的冲突 | 第22-23页 |
(二) 对等同原则的限制 | 第23-31页 |
1、禁止反悔原则对等同原则的限制 | 第23-26页 |
2、公知技术对等同原则的限制 | 第26-28页 |
3、专利创造性差异对等同原则的限制 | 第28-29页 |
4、抵触申请专利对等同原则的限制 | 第29-31页 |
三、对美国等同原则的考察和借鉴 | 第31-41页 |
(一) 等同原则在美国的建构 | 第31-33页 |
1、制度简介 | 第31-32页 |
2、美国法院建构等同原则的过程 | 第32-33页 |
(二) 可以借鉴的具体制度 | 第33-38页 |
1、适用等同原则的标准和尺度 | 第33-35页 |
2、主观因素是否作为考量因素 | 第35-38页 |
(三) 美国对于等同原则的限制 | 第38-41页 |
1、最高法院、联邦巡回法院以及国会之间的相互制衡与限制 | 第38-39页 |
2、具体制度上的限制 | 第39-41页 |
四、运用等同原则的司法实践和思考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8-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