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10-14页 |
·基于GIS进行火灾研究的方法与现状 | 第10-12页 |
·火灾危险性模拟分析方法与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 章 地震次生火灾及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 第17-31页 |
·地震次生火灾 | 第17-18页 |
·地震次生火灾的概念 | 第17页 |
·地震次生火灾的成因 | 第17页 |
·地震次生火灾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古斯塔夫的民事火灾危险度分析法 | 第18-24页 |
·火灾危险度分析法概述 | 第18-19页 |
·火灾危险度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 | 第19-24页 |
·清华大学的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危险性概率模型和蔓延模型 | 第24-29页 |
·地震次生火灾起火点数目预测 | 第24-25页 |
·建筑物火灾发生的高危险区域概率模型 | 第25-28页 |
·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模拟 | 第28-29页 |
·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区划 | 第29-31页 |
第3章 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险区划单元的确定方法 | 第31-47页 |
·前言 | 第31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 | 第31-34页 |
·GIS技术起源 | 第32-33页 |
·GIS最新发展 | 第33-34页 |
·GIS基于矢量的叠加分析原理 | 第34-37页 |
·GIS图层叠加法确定基本区划单元 | 第37页 |
·厦门市地震次生火险基本区划单元的确定 | 第37-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区划方法 | 第47-63页 |
·方法概述 | 第47-48页 |
·地震次生火灾易发性概率研究思路 | 第47页 |
·地震次生火灾危害性研究思路 | 第47-48页 |
·单体建筑的火灾易发性概率 | 第48-52页 |
·思路与方法概述 | 第48-49页 |
·单体建筑火灾易发性概率计算模型 | 第49-52页 |
·重大火灾源对周边建筑火灾易发性概率的修正 | 第52-56页 |
·思路与方法概述 | 第52-53页 |
·修正系数计算模型 | 第53页 |
·最大修正距离取值 | 第53-55页 |
·多个重大火灾源并存时的修正方法 | 第55-56页 |
·单体建筑及区域火灾易发性危险等级分级标准 | 第56页 |
·区域性火灾荷载密度 | 第56-59页 |
·思路与方法概述 | 第56-57页 |
·区域性火灾荷载密度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第57-59页 |
·区域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算例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区划系统的应用 | 第63-81页 |
·厦门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区划资料与数据 | 第63-65页 |
·厦门市地震灾害背景资料 | 第63-64页 |
·厦门市地震次生火灾灾害背景资料 | 第64-65页 |
·厦门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区划系统设计 | 第65-68页 |
·系统基本组成框架 | 第65-67页 |
·系统数据管理 | 第67-68页 |
·厦门市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区划结果 | 第68-78页 |
·厦门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总体评估 | 第68-69页 |
·厦门市各区划单元次生火灾危险性评估结果 | 第69-78页 |
·厦门市地震次生火险区划图绘制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