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风险评估的自动入侵响应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网络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自动入侵响应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后续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研究 | 第14-28页 |
·网络安全模型 | 第14-16页 |
·P2DR 安全模型 | 第14-15页 |
·AP2DR2C 安全模型 | 第15-16页 |
·网络风险评估技术 | 第16-23页 |
·网络安全与风险评估 | 第16-17页 |
·风险评估原理 | 第17-21页 |
·风险评估方法 | 第21-23页 |
·自动入侵响应技术 | 第23-27页 |
·入侵响应技术 | 第23-24页 |
·入侵响应技术分类 | 第24-25页 |
·自动入侵响应技术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网络风险评估设计 | 第28-45页 |
·静态风险评估及其弱点 | 第28-29页 |
·静态风险评估 | 第28-29页 |
·静态风险评估的弱点 | 第29页 |
·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 第29-32页 |
·基于威胁流的动态风险评估算法设计 | 第32-44页 |
·概要设计 | 第32-38页 |
·威胁流分析模型 | 第38-44页 |
·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自动入侵响应设计 | 第45-55页 |
·建模准备 | 第45-48页 |
·人工响应与自动响应 | 第45-46页 |
·成本敏感模型 | 第46-48页 |
·RACAIRS 模型 | 第48-54页 |
·RACAIRS 原理 | 第48-49页 |
·模型分析 | 第49-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RACAIRS 实现 | 第55-66页 |
·大唐IPS | 第55-56页 |
·RACAIRS 流程 | 第56-57页 |
·RACAIRS 实现 | 第57-65页 |
·硬件单元的使用 | 第57-58页 |
·具体实现 | 第58-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6-74页 |
·测试环境 | 第66-69页 |
·硬件平台介绍 | 第66-67页 |
·环境配置 | 第67-69页 |
·系统测试及结果 | 第69-73页 |
·风险评估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9-71页 |
·RACAIRS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