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不惟近情动俗,还求融通兼美--晚明曲学范畴演进论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11页
小引第11-18页
第一章 晚明社会与曲学第18-46页
 第一节 腐变新杂的社会生活第18-24页
 第二节 率性崇真的心学思潮第24-33页
 第三节 争奇斗艳的创作活动第33-39页
 第四节 竞采争鸣的曲论盛况第39-46页
第二章 “人情大窦,名教至乐”第46-72页
 第一节 风教观与情本论第46-55页
 第二节 “情之至”到“情之正”第55-63页
 第三节 情理合一的审美取向第63-72页
第三章 “雅俗之辨,介在微茫”第72-105页
 第一节 晚明本色论的演化第72-85页
 第二节 文人心态与骈俪倾向第85-95页
 第三节 “本色”与人物个性第95-105页
第四章 “出之贵实,用之贵虚”第105-135页
 第一节 晚明曲学虚实观的发展第105-116页
 第二节 虚构意识与情节结构第116-126页
 第三节 寓言观与戏曲本质认识第126-135页
第五章 “矩镬才情,合之双美”第135-176页
 第一节 “汤沈之争”第135-150页
 第二节 “合之双美”的审美认知第150-163页
 第三节 “当行”与舞台规范第163-176页
第六章 冲突与融通第176-204页
 第一节 冲突与融通第176-183页
 第二节 集成与新进第183-191页
 第三节 理论影响与创作探索第191-204页
结语第204-207页
参考文献第207-21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13-214页
致谢第214-215页
个人简历第215-216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福建基督教图书出版事业之研究(1842—1949)
下一篇:波伏娃女权理论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