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环境犯罪防控机制概述 | 第9-20页 |
·环境犯罪 | 第9-14页 |
·环境犯罪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环境犯罪的特征 | 第11-12页 |
·国外环境犯罪刑事立法规定 | 第12-14页 |
·环境犯罪刑事防控机制 | 第14-16页 |
·刑法机制的含义 | 第14-15页 |
·环境犯罪刑事防控机制的解构 | 第15-16页 |
·环境犯罪刑事防控理论正当性 | 第16-20页 |
·刑法正当性理论 | 第16-18页 |
·环境犯罪刑事防控理论正当性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环境犯罪刑事预防机制 | 第20-31页 |
·环境犯罪预防机制建立的原因 | 第20页 |
·完善传统刑法预防---环境犯罪圈的扩大 | 第20-24页 |
·扩大环境犯罪圈的依据 | 第21-23页 |
·环境犯罪圈的扩大 | 第23-24页 |
·建立新型保安预防---环境犯罪保安预防制度的建立 | 第24-31页 |
·保安处分的含义 | 第24-25页 |
·环境刑法中采用保安预防的原因 | 第25-26页 |
·环境刑法中采用保安预防的立法模式 | 第26-27页 |
·环境刑法中保安预防制度的建立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环境犯罪刑事责任机制 | 第31-47页 |
·我国刑法中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31-33页 |
·环境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3-41页 |
·环境犯罪主体的扩大化 | 第33-34页 |
·环境犯罪归责原则的界定 | 第34-36页 |
·环境犯罪刑种的变迁 | 第36-41页 |
·环境犯罪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 第41-44页 |
·环境犯罪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41-42页 |
·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 第42-44页 |
·环境技术专业司法人员的配备 | 第44页 |
·环境犯罪刑事执法制度的完善 | 第44-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