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O4~(2-)/TiO2-SiO2固体超强酸及其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第1-29页
   ·引言第9-10页
   ·固体酸催化剂的分类、特点第10-14页
     ·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第11页
     ·杂多酸第11-12页
     ·无机盐及其复合物第12页
     ·沸石型分子筛第12-13页
     ·阳离子交换树脂第13页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第13-14页
   ·固体酸的酸强度与酸量第14-16页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酸中心模型第16-17页
   ·酯化反应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酸强度的要求第17-18页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制备方法第18-21页
     ·沉淀浸渍法第19页
     ·溶胶—凝胶法第19页
     ·低温陈化法第19-21页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性能改进第21-22页
     ·提高比表面积第21页
     ·引入多组元金属氧化物第21-22页
     ·阴离子酸根的改进第22页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寿命与再生第22-23页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正交试验简介第24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SO_4~(2-)/TiO_2-SiO_2的制备第29-36页
   ·引言第29-30页
   ·基本试验部分第30-32页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0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30-31页
     ·SO_4~(2-)/TiO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31页
     ·乙酸甲酯的合成第31页
     ·酯化反应的分析检测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4页
   ·不同SO_4~(2+)负载物对SO_4~(2-)/TiO_2-SiO_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第三章 SO_4~(2-)/TiO_2-SiO_2的表征第36-45页
   ·SO_4~(2-)/TiO_2-SiO_2催化剂的酸强度测定第36-39页
     ·引言第36-37页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步骤第37-38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8-39页
   ·热分析第39-40页
     ·引言第39页
     ·实验仪器和方法第39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9-40页
   ·IR分析第40-44页
     ·引言第40-42页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四章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第45-49页
   ·引言第45页
   ·SO_4~(2-)/TiO_2-SiO_2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及失活第45-46页
   ·反应前后SO_4~(2-)/TiO_2-SiO_2催化剂表面积碳的检验第46-47页
   ·催化剂的再生研究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五章结论第49-50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他人致房客伤亡的旅店民事责任
下一篇: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探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