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C0NTENT | 第9-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全球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 第13页 |
| ·中国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 第13-14页 |
| ·泛珠三角合作生机勃勃 | 第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的述评 | 第16-17页 |
| ·产品市场一体化的理论述评 | 第17-18页 |
| ·要素市场一体化的理论述评 | 第18页 |
| ·中国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研究的述评 | 第18-19页 |
| ·论文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论文来源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共同市场理论 | 第21-24页 |
| ·工业共同市场的内涵 | 第21-22页 |
| ·共同市场理论模型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泛珠三角开拓与建立工业共同市场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 ·建立共同市场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4页 |
| ·建立共同市场是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内在需要 | 第24-25页 |
| ·建立共同市场有助于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发展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泛珠三角开拓与建立工业共同市场的有利条件 | 第27-35页 |
| ·宏观条件 | 第27-29页 |
|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为开拓和建立工业共同市场提供了前提 | 第27-28页 |
| ·全国统一市场战略为开拓和建立工业共同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 | 第28-29页 |
| ·内部条件 | 第29-35页 |
| ·泛珠江三角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 第29-31页 |
| ·良好的市场化为开拓和建立工业共同市场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条件 | 第31-32页 |
| ·坚实的经济基础是开拓和建立工业共同市场的根本保障 | 第32-35页 |
| 第五章 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工业共同市场的基本思路 | 第35-44页 |
| ·建立区域产品共同市场的基本思路 | 第35-38页 |
| ·进一步放开价格管制,由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价 | 第36页 |
| ·废除地区贸易壁垒 | 第36-37页 |
| ·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工商行政管理合作协议》 | 第37页 |
| ·加快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37-38页 |
| ·建立区域要素共同市场的基本思路 | 第38-44页 |
| ·建立资本共同市场,推进企业跨地区投资 | 第38-40页 |
| ·建立劳动力共同市场,实现区域劳动力自由流动 | 第40-42页 |
| ·建立技术共同市场,推进区域技术创新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工业共同市场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 ·建立协作领导机构,加快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工业市场 | 第44页 |
| ·清理有关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消除区域内各种人为的行政性市场壁垒 | 第44-45页 |
| ·促进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加快提升市场体系发育的速度和水平 | 第45-46页 |
| ·加快共同市场(法律)制度环境的构建,构筑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 第46页 |
|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逐步推动共同市场进程 | 第46页 |
| ·建立泛珠三角产权交易平台,推动经济资源的区域化市场化配置 | 第46-47页 |
| ·发挥各地优势,统筹进行区域性市场体系的布局和建设 | 第47页 |
| ·加大交流力度,推动泛珠三角市场化整体发育水平的更快提高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