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半固态成形技术 | 第13-17页 |
| ·半固态成形的概念 | 第13-14页 |
| ·半固态成形的分类 | 第14-16页 |
| ·半固态流变成形 | 第15页 |
| ·半固态触变成形 | 第15-16页 |
|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特点 | 第16-17页 |
| ·影响半固态成形产品质量的因素 | 第17-20页 |
| ·半固态原料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质量的影响 | 第18页 |
| ·半固态成形工艺路线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半固态成形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 | 第20-33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的原理 | 第20-21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法的成形过程 | 第24-26页 |
| ·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用原材料 | 第26-28页 |
| ·触变注射成形与压铸产品比较 | 第28-31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 | 第31-32页 |
|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32-3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 ·课题来源 | 第3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4-35页 |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设备 | 第35-41页 |
| ·试验选用合金材料 | 第35页 |
| ·典型触变注射成形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 ·触变注射成形试验用设备 | 第36-37页 |
| ·触变注射成形工艺试验方案 | 第37-38页 |
| ·组织结构分析与性能测定 | 第38-40页 |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38-39页 |
| ·组织结构分析 | 第39页 |
| ·试样密度的测试 | 第39页 |
| ·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39-40页 |
| ·液相线温度的确定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镁合金显微组织的评价体系 | 第41-54页 |
| ·半固态材料组织评价体系模型 | 第42页 |
| ·半固态显微组织的评价参数 | 第42-44页 |
| ·固相率 | 第42页 |
| ·固相颗粒的尺寸 | 第42-43页 |
| ·固相颗粒形状参数 | 第43-44页 |
| ·组织评价系统构成 | 第44-50页 |
| ·图像前置处理 | 第44-49页 |
| ·图像灰度化处理 | 第44-45页 |
| ·图像的分割及二值化 | 第45-48页 |
| ·图像的腐蚀与膨胀 | 第48-49页 |
| ·图像分析计算 | 第49-50页 |
| ·固相率 | 第49页 |
| ·颗粒尺寸 | 第49-50页 |
| ·固相颗粒形态表征 | 第50页 |
| ·应用实例 | 第50-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组织的微观结构及特性 | 第54-66页 |
| ·触变注射成形原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 | 第54-56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的微观组织结构 | 第56-61页 |
| ·触变注射成形镁合金切屑熔化和固相形态演化模型 | 第61-63页 |
| ·镁合金切屑熔化 | 第61-62页 |
| ·固相形态演化模型 | 第62-63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组织的致密度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工艺参数对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66-91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原则 | 第66-69页 |
| ·注射速度 | 第66-67页 |
| ·成形温度 | 第67-69页 |
| ·螺杆转速 | 第69页 |
| ·注射速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4页 |
| ·工艺试验方案 | 第69-70页 |
| ·注射速度对组织的影响 | 第70-72页 |
| ·注射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 ·模具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8页 |
| ·工艺试验方案 | 第74页 |
| ·模具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74-76页 |
| ·模具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 ·螺杆转速和料筒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89页 |
| ·工艺试验方案 | 第78-79页 |
| ·低料筒温度条件下螺杆转速对组织的影响 | 第79-82页 |
| ·高料筒温度条件下螺杆转速对组织的影响 | 第82页 |
| ·螺杆转速和料筒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2-86页 |
| ·螺杆转速和料筒温度对组成相的影响 | 第86页 |
| ·料筒温度对致密度的影响 | 第86-87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87-89页 |
| ·小结 | 第89-91页 |
| 第六章 镁合金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过程的熔融模型 | 第91-110页 |
| ·触变注射成形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及其熔融模型 | 第92-103页 |
| ·触变注射成形中的螺杆及其相关参数 | 第92-93页 |
| ·镁合金颗粒的给料及输送系统 | 第93-94页 |
| ·半固态触变注射成形的熔融过程 | 第94-103页 |
| ·试验结果与模型的比较 | 第103-109页 |
| ·料筒温度为600℃ | 第105-106页 |
| ·料筒温度为580℃ | 第106-108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108-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3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3-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
| 摘要 | 第125-128页 |
| ABSTRACT | 第128-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