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 | 第8-9页 |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 第9-13页 |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 第10-12页 |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 | 第12-13页 |
·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与核心标准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5-17页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究 | 第17-31页 |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 第17-22页 |
·从理念到行动——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 | 第18-20页 |
·零处理目标——针对消费后废弃物处理的德国循环经济模式 | 第20-22页 |
·循环经济普遍的实现层次 | 第22-25页 |
·我国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 第25-31页 |
3. 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的促进机制研究 | 第31-56页 |
·循环经济模式运行的的机理分析 | 第34-36页 |
·政府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 第36-43页 |
·基于经济学的必要性分析 | 第37-38页 |
·政府引导企业行为的机制分析 | 第38-41页 |
·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体系以及特征表现 | 第41-43页 |
·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 第43-53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难以形成循环流动 | 第44-46页 |
·循环经济得以持续运行的价值链机制 | 第46-53页 |
·社会参与的责任意识在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中的作用 | 第53-56页 |
·社会参与的驱动力分析 | 第53-54页 |
·推进循环经济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 第54-56页 |
4. 以循环经济理念促进“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方法研究 | 第56-73页 |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方法初探 | 第56-61页 |
·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和运行模式 | 第56-58页 |
·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方法 | 第58-60页 |
·生态工业园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60-61页 |
·以吉林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实例 | 第61-73页 |
·开发区概况以及园区规划设计方向 | 第61-66页 |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66页 |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 第66-7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中文摘要 | 第79-82页 |
ABSTRACT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