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
导言 | 第1-16页 |
第一章 晚明传奇女性形象总目 | 第16-56页 |
第一节 嘉靖——万历初传奇中女性形象 | 第17-22页 |
第二节 万历——泰昌初传奇中女性形象 | 第22-38页 |
第三节 泰昌——明末传奇中女性形象 | 第38-56页 |
第二章 晚明传奇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 第56-84页 |
第一节 忠孝节义:传统道德观的承继 | 第56-62页 |
一、节孝之女 | 第57-60页 |
二、忠义之妇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张扬生命:情与爱的追求 | 第62-70页 |
一、超我人格和情感主体 | 第65页 |
二、自我人格与情欲主体 | 第65-69页 |
三、本我人格与欲望主体 | 第69-70页 |
第三节 才情与智慧:女性美的发现 | 第70-76页 |
一、博学 | 第71-72页 |
二、雅趣 | 第72-74页 |
三、自傲 | 第74-75页 |
四、情深 | 第75-76页 |
第四节 私人场景:闺中与墙外 | 第76-84页 |
一、闺中 | 第76-82页 |
二、墙外 | 第82-84页 |
第三章 晚明传奇女性形象的艺术美 | 第84-126页 |
第一节 类型化与个性化 | 第84-99页 |
一、类型化 | 第84-96页 |
二、个性化 | 第96-99页 |
第二节 阴柔与刚烈 | 第99-109页 |
一、阴柔 | 第99-104页 |
二、刚烈 | 第104-109页 |
第三节 动作与心理 | 第109-116页 |
一、唱词中之动作 | 第109-112页 |
二、宾白中之动作 | 第112-116页 |
第四节 女性话语修辞策略 | 第116-126页 |
一、语句修辞 | 第117-119页 |
二、话语修辞 | 第119-123页 |
三、反讽修辞 | 第123-126页 |
第四章 晚明传奇女性形象的类别分析 | 第126-169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126-138页 |
一、闺阁少女 | 第126-127页 |
二、青楼妓女 | 第127-128页 |
三、婢女形象 | 第128-129页 |
四、其他女性类别 | 第129-131页 |
五、女性之家庭角色分类 | 第131-138页 |
第二节 节妇 | 第138-146页 |
一、妻子之节 | 第139-144页 |
二、妓女之贞 | 第144-146页 |
第三节 情女 | 第146-153页 |
一、情爱取向 | 第146-147页 |
二、情爱态度 | 第147-151页 |
三、情爱模式 | 第151-153页 |
第四节 侠女 | 第153-160页 |
一、身怀绝技者 | 第153-154页 |
二、慧眼识人者 | 第154-156页 |
三、舍己为人者 | 第156-160页 |
第五节 才女 | 第160-164页 |
一、以才逆“礼” | 第160-161页 |
二、以才择偶 | 第161-162页 |
三、以才达情 | 第162-163页 |
四、以才生识 | 第163-164页 |
第六节 妒妇 | 第164-169页 |
第五章 晚明传奇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 | 第169-200页 |
第一节 怜香惜玉 | 第169-177页 |
一、容:赏玩与炫耀 | 第172-174页 |
二、才:虚设的颂扬 | 第174-175页 |
三、情:才子风流本性 | 第175-177页 |
第二节 推崇与赞美 | 第177-194页 |
一、“香草美人”情结 | 第177-181页 |
二、补偿与慰藉 | 第181-185页 |
三、尊重与颂扬 | 第185-194页 |
第三节 高台教化 | 第194-200页 |
一、强化女贞 | 第194-197页 |
二、讨伐女妒 | 第197-200页 |
结语: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之特质及其文化史意义 | 第200-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206-207页 |
致谢 | 第207-208页 |
详细摘要 | 第208-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