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民用客机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民用客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现状第11-12页
     ·第一阶段:改善飞行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第11页
     ·第二阶段:从自动驾驶仪到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11页
     ·第三阶段:电传操纵和数字化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11-12页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2-13页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第13-14页
第二章 飞机运行模型的建立第14-31页
   ·各种坐标系第14-16页
     ·地面坐标系(OX_dY_dZ_d)第14-15页
     ·机体坐标系(OX_tY_tZ_t)第15页
     ·速度坐标系(OX_qY_qZ_q)第15-16页
   ·运动参数第16-18页
   ·控制量与被控制量第18页
   ·十二个一阶非线性模型的建立第18-22页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18-20页
     ·角位置运动学方程组第20-22页
   ·十二个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化第22-24页
   ·飞机仿真模型的结构第24-26页
     ·飞机模拟模型框图第24页
     ·气动系统模型第24-25页
     ·运动方程模块第25-26页
   ·飞机模型的线性化第26-31页
     ·侧向方程组的线性化第27-29页
     ·侧向运动方程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第29-31页
第三章 飞机着陆的引导系统第31-35页
   ·ILS(仪表着陆系统)第31-33页
   ·MLS(微波着陆系统)第33页
   ·典型着陆过程第33-35页
第四章 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和原理第35-56页
   ·民用客机飞行操纵系统结构第35-38页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介绍第38-40页
   ·智能 PID控制基础第40-49页
     ·引言第40页
     ·常规 PID控制第40-42页
     ·常规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第42-45页
     ·智能 PID控制第45-49页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49-56页
     ·关于模糊控制的概述第49-50页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50-51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内容和原则第51-56页
第五章 纵向通道的自动着陆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6-70页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第56-62页
     ·纵向通道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7-59页
     ·侧向通道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9-61页
     ·期望轨迹的设定和仿真初始状态的选取第61-62页
   ·俯仰通道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62-65页
     ·俯仰通道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62-6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3-65页
   ·俯仰通道的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65-70页
     ·俯仰通道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65-68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8-70页
结束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研究生履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彭翼仲年谱
下一篇:改性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