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外资并购的概念 | 第9-13页 |
| ·概念 | 第9-10页 |
| ·外资并购的方式 | 第10-11页 |
| ·协议并购 | 第10页 |
| ·市场收购 | 第10-11页 |
| ·企业并购的动力 | 第11-13页 |
| ·外资企业的并购动力 | 第11-12页 |
| ·被并购企业的动力 | 第12页 |
| ·政府的动力 | 第12-13页 |
| 2 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 第13-15页 |
| ·外资并购的积极作用 | 第13-14页 |
| ·有利于我国实现工业化,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 | 第13页 |
| ·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重组 | 第13页 |
| ·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效率 | 第13页 |
| ·有助于就业增长 | 第13页 |
| ·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使证券市场更具投资价值 | 第13页 |
| ·以并购方式引进外资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第13-14页 |
| ·外资并购的负面影响 | 第14-15页 |
| ·导致垄断 | 第14页 |
|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 第14页 |
| ·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 第14-15页 |
| 3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过程 | 第15页 |
|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 | 第15-17页 |
| ·欠缺体系性,存在法律漏洞 | 第15-16页 |
| ·法律效力偏低 | 第16页 |
| ·内容不完备,配套法律规范不及时,存在法律空白 | 第16页 |
| ·法律规范之间缺乏一致性,甚至相互冲突 | 第16-17页 |
| 4 发达国家跨国并购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17-27页 |
| ·美国的跨国并购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17-18页 |
| ·欧盟跨国并购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18页 |
| ·澳大利亚的跨国并购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18-19页 |
| ·欧美并购法律横向比较 | 第19-27页 |
| ·立法规章 | 第19-21页 |
| ·横向指南 | 第21-24页 |
| ·内部措施 | 第24-25页 |
| ·并购补救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5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分析 | 第27-36页 |
|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详细解析 | 第27-29页 |
| ·立法目的 | 第27页 |
| ·适用范围 | 第27-28页 |
| ·实质审查 | 第28页 |
| ·审报及审查程序 | 第28-29页 |
| ·主管机关及执行 | 第29页 |
| ·结论 | 第29页 |
| ·《反垄断法》草案详细解析 | 第29-36页 |
| ·立法目的 | 第29-30页 |
| ·实质审查 | 第30-32页 |
| ·审报及审查程序 | 第32-33页 |
| ·主管机构及其执行 | 第33-35页 |
| ·国际问题 | 第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6 建议 | 第36-43页 |
| ·对《反垄断法》草案的建议 | 第36-39页 |
| ·加强反垄断法及当局地位 | 第36-37页 |
| ·重新起草集中定义、审报标准及审查期限 | 第37-39页 |
| ·国外投资者对我国并购法律环境的期望 | 第39-40页 |
| ·外资并购立法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 第40-41页 |
| ·外资并购立法的价值取向 | 第40页 |
| ·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40-41页 |
| ·重新构建我国整个外资法及并购法律体系的思路 | 第41-43页 |
| ·将现行三部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分离今 | 第41页 |
| ·在重构我国外资法体系的前提下,外资并购立法体系应做革新 | 第41-42页 |
| ·外资并购立法体系的层次 | 第42页 |
| ·外资并购立法体系的作用机制 | 第42页 |
| ·完善其它法律的建议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