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地球化学论文--区域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论文

康定城地质地球化学与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0页
   ·评价思路第10-12页
   ·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工作流程第18-19页
   ·主要工作量第19页
   ·主要进展第19-21页
第二章 康定城地质环境条件第21-44页
   ·地理位置及城市规划第21-24页
   ·地形地貌第24页
     ·东部深切割高山、极高山峡谷区第24页
     ·西部丘状高原区第24页
   ·气象水文第24-27页
     ·气象第24-26页
     ·水文第26-27页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第27-31页
     ·地层第27-29页
     ·岩浆岩第29-30页
     ·岩土体类型第30-31页
   ·地质构造第31-33页
   ·水文地质第33页
   ·地质资源第33-35页
     ·土地资源第33-35页
     ·矿产资源第35页
     ·热矿水资源第35页
   ·动力作用第35-37页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第35-37页
     ·人类经济活动第37页
   ·地质灾害第37-44页
     ·滑坡第37-41页
     ·崩塌第41页
     ·泥石流第41页
     ·不稳定斜坡第41-44页
第三章 康定城地质环境条件基础性评价第44-58页
   ·地质环境分区单元划分第44-45页
     ·划分原则第44页
     ·划分方法第44-45页
       ·规则单元法第44页
       ·不规则单元法第44-45页
       ·综合法第45页
   ·康定城地质环境分区单元划分第45-49页
   ·地质环境条件基础性评价思路第49页
   ·评价方法第49-54页
     ·评价因子第49-53页
     ·评价方法第53-54页
   ·康定城地质环境条件基础性评价第54-58页
第四章 康定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第58-103页
   ·评价思路第58页
   ·康定城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第58-73页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第58-69页
       ·崩塌易发程度判别方法第58-61页
       ·滑坡易发程度判别方法第61-65页
       ·泥石流易发程度判别方法第65-66页
       ·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第66-69页
     ·康定城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第69-73页
   ·康定城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评价第73-95页
     ·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评价第73-78页
       ·概念与评价体系第73-74页
       ·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第74-78页
     ·康定城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评价第78-95页
       ·易损性评价因子值的获取第78-88页
       ·康定城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评价第88-95页
   ·康定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第95-10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第95-99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第95-96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阈值的确定第96-98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第98-99页
     ·康定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第99-103页
第五章 康定城地球化学脆弱性评价第103-124页
   ·地球化学脆弱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103-113页
     ·水体脆弱性评价第103-110页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第103-107页
       ·地表水水质评价第107-109页
       ·水系沉积物污染评价第109-110页
     ·土壤污染评价第110-112页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第110页
       ·评价方法第110-112页
     ·气体污染评价第112-113页
       ·大气污染评价第112-113页
       ·大气尘污染评价第113页
       ·地气危害性评价第113页
   ·康定城地球化学脆弱性评价第113-124页
     ·康定城地表水的污染评价第113-117页
       ·康定城地表水质分布特征第114-115页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第115-117页
     ·康定城土壤污染评价第117-124页
       ·重金属分布特征第118-120页
       ·土壤质量的模糊评价第120-124页
第六章 康定城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及应用第124-143页
   ·城市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理论第124-131页
     ·城市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模型第124页
     ·人居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第124-131页
       ·人居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第124-125页
       ·城市功能区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方法第125-131页
   ·康定城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与应用第131-143页
     ·康定城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第131-135页
     ·康定城功能区人居环境风险性评价第135-136页
       ·A类功能区人居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第135页
       ·B类功能区人居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第135页
       ·C类功能区与D类功能区人居环境风险性判别第135-136页
     ·应用第136-143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灰石溶解特性和液柱冲击塔流场及其脱硫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生物礁隐蔽油气藏的精细研究--以滨里海盆地生物礁油气藏的预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