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3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区域及工程区地质条件研究 | 第13-33页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3-16页 |
·大地构造特征 | 第13-14页 |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14-16页 |
·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区域应力场分析 | 第16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33页 |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地层岩性 | 第17-21页 |
·地质构造 | 第21-23页 |
·风化卸荷特征 | 第23-26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页 |
·岩体物理力学特征 | 第26-33页 |
第3章 溢洪道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第33-55页 |
·溢洪道工程布置 | 第33-35页 |
·溢洪道边坡岩性特征 | 第35页 |
·溢洪道边坡岩体结构面分级研究 | 第35-38页 |
·Ⅱ、Ⅲ级结构面特征 | 第38-42页 |
·古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 第38-40页 |
·古风化壳形成的地史演化分析 | 第40-42页 |
·Ⅳ、Ⅴ级结构面特征 | 第42-46页 |
·Ⅳ、Ⅴ级结构面优势方位分析 | 第42-43页 |
·Ⅳ、Ⅴ级结构面裂隙间距及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Ⅳ、Ⅴ级结构面裂隙延伸长度以及平洞 RQD统计 | 第44-46页 |
·溢洪道边坡岩体结构面总体特征 | 第46-47页 |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第47-55页 |
·工程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方法 | 第47-50页 |
·溢洪道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成果 | 第50-55页 |
第4章 溢洪道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 | 第55-65页 |
·溢洪道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 | 第55-57页 |
·蠕滑(滑移)-拉裂型 | 第55-56页 |
·倾倒拉裂型 | 第56页 |
·冒落式塌滑或崩塌型 | 第56页 |
·卸荷-张裂型 | 第56-57页 |
·滑移-压致拉裂型 | 第57页 |
·天然斜坡岩体变形与破坏的分布特征 | 第57-65页 |
第5章 溢洪道边坡岩体变形及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65-97页 |
·FLAC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65-68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取值 | 第68-7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3-96页 |
·自重力作用下溢洪道天然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第73-75页 |
·自重力作用下溢洪道开挖边坡变形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75-87页 |
·构造应力作用下溢洪道开挖边坡变形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87-96页 |
·溢洪道工程边坡处理措施建议 | 第96-9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