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GB/T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及其修订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起重机结构静、动态刚性在国内外设计规范中的发展概况 | 第17-20页 |
·国外情况 | 第17-18页 |
·国内情况 | 第18-20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及其合理控制值研究 | 第24-47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概述 | 第24-29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型式 | 第24-26页 |
·塔式起重机的计算载荷 | 第26-28页 |
·塔式起重机塔身的计算工况 | 第28-29页 |
·控制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塔式起重机塔身静位移的测量基准 | 第31-32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的合理控制值 | 第32-34页 |
·塔式起重机塔身静位移计算方法 | 第34-39页 |
·与静刚性控制值相对应的塔身静位移理论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塔身静位移各种计算方法与实测值的比较 | 第37-38页 |
·工作状态下塔式起重机塔身水平位移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控制值 | 第39-45页 |
·模糊综合评判概述 | 第40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 | 第40-42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控制值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塔式起重机结构动刚性研究 | 第47-58页 |
·机械系统的动态性能 | 第47-49页 |
·机械系统动态性能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塔式起重机动态性能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动刚性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 第49-51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动刚性的计算方法 | 第51-55页 |
·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51-52页 |
·四质量四自由度系统 | 第52-54页 |
·三质量三自由度系统 | 第54页 |
·二质量二自由度系统 | 第54-55页 |
·单自由度系统 | 第55页 |
·按有限元法建立塔机动力学模型 | 第55页 |
·实例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设计 | 第58-100页 |
·动态优化设计 | 第58-61页 |
·动态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 第58-59页 |
·动态优化设计常用建模方法 | 第59-60页 |
·动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结构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61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61-63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动态优化设计 | 第63-81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动态优化设计目的 | 第63-64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有限元模型及动态特性分析 | 第64-70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灵敏度分析 | 第70-71页 |
·塔式起重机动态计算工况的选择 | 第71-73页 |
·塔式起重机动态计算工况的有限元仿真 | 第73-74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74-77页 |
·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设计 | 第81-98页 |
·遗传算法概述 | 第81-83页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83-86页 |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协同应用 | 第86-88页 |
·正交试验法 | 第88-89页 |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塔式起重机结构系统动态优化 | 第89-98页 |
·有限元动态优化结果与遗传算法优化结果的比较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100-10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0-101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1页 |
·展望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附录 | 第111-11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