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5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中的基本因素 | 第9-11页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9-10页 |
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4. 研究的范围及限制 | 第11页 |
5. 研究流程 | 第11页 |
(二) 网站易访问性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1. 网站易访问性和无障碍的网络环境 | 第12-13页 |
2. 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 | 第13-14页 |
3. 辅助科技手段(Assistive Technology) | 第14-15页 |
二、网站易访问性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一) 国外网站易访问性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 易访问性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 第15-16页 |
2. 网站易访问性设计和开发 | 第16-17页 |
3. 网站易访问性的评价 | 第17页 |
4. 辅助科技手段的开发 | 第17页 |
5. 网络教育中网络资源的设计、开发的相关标准中的易访问性要求 | 第17-18页 |
(二) 我国网站易访问性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1. 香港特别行政区 | 第18页 |
2. 台湾地区 | 第18-19页 |
3. 大陆地区 | 第19-21页 |
三、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重要性及与各种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 第21-28页 |
(一)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1. 教育网站及教育网站易访问性概念 | 第21-22页 |
2.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是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2页 |
3. 相关法律和国际组织的要求 | 第22-23页 |
4. 满足所有学习者的访问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 | 第23页 |
5. 节省成本 | 第23页 |
(二) 与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内在联系 | 第23-27页 |
1. 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 | 第23-24页 |
2.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 第24页 |
3. 学习化社会(Learning society) | 第24-25页 |
4.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⑤ | 第25-26页 |
5.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 | 第26-27页 |
(三)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和网络教育的关系 | 第27-28页 |
四、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测评和分析 | 第28-47页 |
(一) 国外网站易访问性的评价标准 | 第28-30页 |
1.. W3C/WAI WCAG | 第28-29页 |
2.. Section 508 | 第29-30页 |
(二) 网络教育资源标准中的易访问性 | 第30-32页 |
1. IMS Access-For-All specification | 第30-31页 |
2. IEEE1482.12---Adaptability | 第31页 |
3.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以及与易访问性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三) 网站易访问性评价工具 | 第32-39页 |
1.. Bobby | 第33-37页 |
2. 网站易访问性修复工具——A-Prompt | 第37-39页 |
3. 网站易访问性工具插件:AIS(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Solution) | 第39页 |
4. 自动评价工具软件的缺陷 | 第39页 |
(四) 国内教育网站易访问性检测与分析 | 第39-44页 |
1. Bobby软件易访问性测试——教育网站技术层次的检测 | 第40-42页 |
2. 人工评价——教育教学内容的易访问性调查 | 第42-43页 |
3. 我国教育网站易访问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43-44页 |
(五) 在教育网站评价中应当融入网站易访问性评价内容 | 第44-47页 |
1.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44-45页 |
2. 融入的必要性 | 第45页 |
3. 融入的形式和方法 | 第45-47页 |
五、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设计 | 第47-58页 |
(一)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第47-50页 |
1. 教育网站实现的功能 | 第47页 |
2. 教育网站设计理念——通用设计 | 第47-49页 |
3. 教育网站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二)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设计模型及流程 | 第50-52页 |
1. 按软件工程方法设计 | 第50-51页 |
2. 从教育教学角度设计网站内容 | 第51-52页 |
(三) 教育网站易访问性的实现方法 | 第52-58页 |
1. 教育网站中媒体获取的易访问性的实现 | 第52-55页 |
2. 教育网站中教育教学信息的易访问性的实现 | 第55-56页 |
3. 教育网站中元信息的设计 | 第56-58页 |
六、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一)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打算 | 第58页 |
1、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58页 |
2、今后的工作和打算 | 第58页 |
(二)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部分 | 第63-84页 |
附录1: Checklist of Checkpoints for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0 | 第63-67页 |
附录2: 网站亲和力工具列-功能描述(中文) | 第67-73页 |
附录3: Bobby软件对我国部分大学网站易访问性检测结果 | 第73-74页 |
附录4: Bobby软件对我国部分中小学学校网站易访问性检测结果 | 第74-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