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固脱法治疗脱肛(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6-35页 |
文献综述一 中医外治固脱法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 | 第6-13页 |
1. 中医外科学中的外治法 | 第6-7页 |
·药物疗法 | 第6页 |
·手术疗法 | 第6页 |
·其他疗法 | 第6-7页 |
2. 中医外治固脱法的提出 | 第7页 |
3. 中医外治法—固脱法理论依据 | 第7-8页 |
4 肛肠疾病临床常用固涩药 | 第8-11页 |
·五倍子 | 第8-9页 |
·乌梅 | 第9页 |
·诃子 | 第9-10页 |
·白矾 | 第10-11页 |
5. 临床常用固脱注射剂 | 第11-13页 |
·消痔灵的组成作用机理 | 第11页 |
·消痔灵的其它运用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二 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 | 第13-30页 |
1. 中西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第13-17页 |
·概念 | 第13页 |
·直肠脱垂(脱肛)的历史源流 | 第13页 |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理 | 第13-15页 |
·直肠脱垂的分型、分类与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第16-17页 |
2. 直肠脱垂的治疗 | 第17-30页 |
·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 | 第17-20页 |
·中医的辨证治疗 | 第20页 |
·历代医书对脱肛的认识及治疗 | 第20-25页 |
·中医药治疗直肠脱垂 | 第25-27页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脱垂 | 第27-28页 |
·注射治疗直肠脱垂 | 第28页 |
·注射加手术治疗直肠脱垂 | 第28-29页 |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 | 第29-30页 |
文献综述三 直肠内脱垂的认识与临床治疗现状 | 第30-35页 |
1. 直肠内脱垂的认识 | 第30页 |
2. 直肠内脱垂临床表现 | 第30页 |
3. 直肠内脱垂诊断标准 | 第30-31页 |
4. 直肠内脱垂治疗现状 | 第31-35页 |
·直肠内脱垂综合治疗 | 第31-32页 |
·直肠内脱垂注射治疗 | 第32-33页 |
·中药治疗直肠内脱垂 | 第33页 |
·直肠内脱垂其它疗法 | 第33-34页 |
·PPH 术治疗直肠内脱垂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固脱注射疗法治疗脱肛的临床观察 | 第35-45页 |
前言 | 第35-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1.病例来源 | 第36页 |
2.病例选择 | 第36页 |
3.诊断标准 | 第36页 |
4.纳入标准 | 第36页 |
5.排除标准 | 第36页 |
6.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7.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3页 |
1.临床疗效 | 第39页 |
2.术前与术后排便频率比较 | 第39-40页 |
3.排便时间的比较 | 第40页 |
4.肛门坠胀感的比较 | 第40-41页 |
5.脱出情况 | 第41页 |
6.排粪造影直肠内套叠深度 | 第41-42页 |
7.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1.流行病学 | 第43页 |
2.病因病机 | 第43页 |
3.疗效分析 | 第43页 |
4.作用机理 | 第43-44页 |
5.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