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因枪法介导幼胚转NAC-43基因小麦的获得及插入位点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20页
   ·NAC转录因子的介绍第9-11页
     ·转录因子的概念第9-10页
     ·NAC转录因子的基本特征第10页
     ·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第10-11页
   ·小麦转基因技术第11-14页
     ·基因枪注射法第12-13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13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13-14页
   ·在获得NAC转基因小麦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小麦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15页
     ·NAC转录因子存在的问题第15页
   ·染色体步移第15-18页
     ·染色体步移的分类第15-16页
     ·TAIL—PCR技术的原理第16-18页
     ·TAIL—PCR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8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20页
2. 实验材料第20-22页
   ·植物材料第20页
   ·质粒第20-22页
3. 实验方法第22-39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22-25页
     ·诱导培养基(induce media)第24页
     ·分化培养基(differeneial media)第24页
     ·用于大肠杆菌培养的LB培养基第24-25页
   ·小麦组织培养体系中基因型的筛选第25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第25页
     ·小麦再生植株的移栽第25页
     ·数据统计和处理第25页
   ·NAC转基因小麦的获得第25-35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5-31页
     ·基因枪法获得转基因小麦第31-34页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34-35页
   ·NAC基因插入小麦染色体位点的初步研究第35-39页
     ·植物总DNA的提取:(小麦总DNA提取)第35页
     ·TAIL—PCR的引物设计第35-36页
     ·TAIL—PCR产物的获得第36-38页
     ·TAIL—PCR产物的序列分析第38-3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小麦组织培养体系中基因型的筛选第39-41页
     ·基因型对于诱导小麦幼胚的愈伤组织的影响第39页
     ·基因型对于小麦幼胚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再生的影响第39-40页
     ·出愈率、分化率以及出苗率的相关性研究第40-41页
   ·PBI121-NAC-43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1-43页
     ·目的基因NAC-43的获得和改造第41页
     ·PBI121-NAC-43的双酶切第41-42页
     ·NAC-43与PBI121的连接鉴定第42-43页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43-44页
   ·转基因小麦农艺性状第44-45页
   ·TAIL—PCR产物的分析第45-49页
     ·TAIL—PCR产物的电泳分析第47页
     ·TAIL—PCR产物的序列分析第47-48页
     ·第二、三次反应模板稀释倍数的比较研究第48页
     ·特异引物与简并引物加入量的比较研究第48-49页
5 讨论与结论第49-53页
   ·小麦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第49页
   ·小麦基因型的局限第49页
   ·金粉及DNA用量第49-50页
   ·高渗处理对基因枪转化的影响第50页
   ·选择剂种类的选择第50-51页
   ·选择剂的浓度以及筛选时间的选择第51页
   ·TAIL—PCR反应条件的选择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第6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小麦耐铝特性研究
下一篇:小麦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磷效率相关性状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