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 第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9页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 第19-20页 |
1.6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 第20-21页 |
1.7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启示 | 第22-31页 |
2.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的区别与联系 | 第22-24页 |
2.2 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其发展 | 第24-27页 |
2.3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适用条件 | 第27-28页 |
2.4 金融自由化理论评价及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适用性 | 第28-29页 |
2.5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利率管制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运行绩效 | 第31-37页 |
3.1 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供求主体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3.2 利率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32-33页 |
3.3 利率管制时期农村信贷市场供求主体运行绩效 | 第33-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中国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及其利率变动趋势 | 第37-48页 |
4.1 中国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 | 第37-38页 |
4.2 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变动趋势 | 第38-44页 |
4.3 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利率波动趋势 | 第44-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48-56页 |
5.1 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5.2 利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趋势 | 第50-53页 |
5.3 利率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支持 | 第53-55页 |
5.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贷市场需求主体的影响 | 第56-83页 |
6.1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储蓄的效应分析 | 第56-60页 |
6.2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消费的效应分析 | 第60-62页 |
6.3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 第62-71页 |
6.4 利率市场化与农户贷款可获得性 | 第71-75页 |
6.5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收入的效应分析 | 第75-77页 |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77-81页 |
6.7 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贷市场供给主体的影响 | 第83-106页 |
7.1 利率市场化使供给主体间的价格竞争成为可能 | 第83-87页 |
7.2 市场化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 | 第87-92页 |
7.3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风险的易发性 | 第92-96页 |
7.4 利率市场化与农村金融体系效率 | 第96-100页 |
7.5 利率市场化与农村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发展 | 第100-105页 |
7.6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八章 在农村信贷市场推行利率市场化面临的制约因素 | 第106-118页 |
8.1 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自身制约因素 | 第106-109页 |
8.2 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制约因素 | 第109-111页 |
8.3 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制度制约因素 | 第111-113页 |
8.4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益各方博弈行为分析及均衡结果 | 第113-117页 |
8.5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18-122页 |
9.1 主要观点及研究结论 | 第118-119页 |
9.2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完善措施 | 第119-120页 |
9.3 政策建议 | 第120-12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附录 | 第129-134页 |
个人简介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