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世界政治论文--世界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行政管理论文

全球化时代的跨国犯罪与国际警务合作

导论第1-17页
 一、中心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0-11页
 二、课题的难点及处理第11-12页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四、本论文的学术努力第14-15页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15-17页
第一章 全球化与跨国犯罪课题第17-30页
 第一节 全球化的兴起与跨国犯罪的增长第17-19页
 第二节 跨国犯罪及其主要形式第19-25页
  一、跨国犯罪的定义及内涵第19-20页
  二、跨国犯罪的形成机制——犯罪漂移说第20页
  三、跨国犯罪的主要形式第20-25页
 第三节 跨国犯罪的发展趋势第25-30页
  一、犯罪组织更加成熟化、知识化,不同犯罪集团之间的联盟趋势正在加强。第25-26页
  二、犯罪手段日益现代化、智能化,破坏力逐步升级。第26页
  三、跨国洗钱犯罪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第26-27页
  四、跨国有组织犯罪与各个领域的跨国犯罪活动相互交织,逐步增长。第27-28页
  五、犯罪组织的活动逐步从非法领域向合法领域扩展。第28页
  六、犯罪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有时甚至能够影响政府行为。第28-30页
第二章 国际警务合作及其法律——制度体系第30-42页
 第一节 国际警务合作概述第30-34页
  一、概念第30-31页
  二、历史沿革第31页
  三、基本特征第31-32页
  四、发展趋势第32-34页
 第二节 国际警务合作的法律一制度体系第34-42页
  一、国际警务合作的全球公约框架第34-36页
  二、国际警务合作的多边条约框架第36-38页
  三、国际警务合作的双边条约框架第38-40页
  四、各国国内的法制建设第40-42页
第三章 国际警务合作的具体内容第42-58页
 第一节 情报交换与传递第42-43页
 第二节 协助调查取证第43-45页
  一、协助提供证据材料第43页
  二、代为询问证人等第43-44页
  三、代为搜查、扣押证据第44页
  四、扣押和移交赃款赃物第44页
  五、移送证人出国作证第44-45页
  六、寻找或辩认有关人员第45页
 第三节 国际侦查协作第45-51页
  一、域外调查取证第46-47页
  二、追捕跨国逃犯第47-48页
  三、联合侦查第48-49页
  四、追缴犯罪收益第49-50页
  五、控制下交付第50-51页
 第四节 引渡第51-58页
  一、请求引渡的主体第51-52页
  二、引渡的客体第52-53页
  三、引渡的原则第53-54页
  四、引渡的提请及处理第54-56页
  五、引渡的两项替代措施第56-58页
第四章 国际警务合作的组织与渠道第58-70页
 第一节 核心组织——国际刑警组织第58-62页
  一、国际刑警组织的建立第58-59页
  二、宗旨及原则第59页
  三、机构设置及相关职能第59-60页
  四、业务内容第60-62页
  五、国际刑警组织的缺陷第62页
 第二节 地区组织及专门机构第62-65页
  一、地区性合作组织第62-64页
  二、专门化合作机构第64-65页
 第三节 一体化组织框架内的警务合作第65-69页
  一、欧盟模式第66-67页
  二、北欧模式第67-68页
  三、东盟模式第68-69页
 第四节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第69-70页
第五章 中外警务合作研究第70-87页
 第一节 与中国相关的跨国犯罪的增长第70-72页
  一、东突分裂活动加剧。第70-71页
  二、跨国经济犯罪逐步增长。第71页
  三、过境贩毒呈现上升趋势。第71-72页
  四、跨国有组织犯罪加强渗透。第72页
 第二节 中外警务合作现状第72-79页
  一、中外警务条约第73-76页
  二、中外警务合作的主要渠道第76-79页
 第三节 中外警务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第79-87页
  一、国家主权因素第79-80页
  二、国家利益因素第80-81页
  三、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因素第81页
  四、各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差异第81-83页
  五、技术性困难第83页
  六、中国对外警务合作机制方面的缺陷第83-84页
  七、完善中外警务合作机制的几点设想第84-87页
结束语第8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后记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受众反馈运用研究--以新闻网站为例
下一篇:论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姻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